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高骈

高骈

【生卒】:821—887

【介绍】:

唐代诗人。字千里。幽州(治今北京)人。少习武,亦好文,多与儒士交游。大中时,为灵州大都督府左司马,累迁神策军都虞候。咸通时,以边功授秦州刺史。历安南都护、天平军节度使。僖宗立,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拜剑南西川节度使。乾符五年(878),徙为荆南节度使,改诸道兵马都统、江淮盐铁转运等使、淮南节度副大使,进位检校太尉。后拥兵自重,宠信吕用之等人,笃意神仙,淫刑重赋。光启三年(887),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。骈能诗,善书法。计有功称其“好为诗,雅有奇藻”(《唐诗纪事》)。所作诗多五、七言绝句,以《塞上曲二首》、《蜀路感怀》、《山亭夏日》等诗为佳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著录《高骈诗》一卷,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卷,《全唐诗补编》补断句六句;《全唐文》存文五篇,《唐文拾遗》补三篇。事迹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,《唐诗纪事》卷六三,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九。

【生卒】:821—887

【介绍】:

字千里,幽州(今北京)人。高崇文孙,世为禁军将领。历官神策军都虞侯、秦州刺史、安南都护、天平军节度使、剑南西川节度使、荆南节度使等。僖宗乾符五年(878)进封燕国公,六年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、淮南节度副大使,知节度事。黄巢起义时,任诸道兵马都统,指挥平定镇压,两京失陷,兵权被削,任侍中。后为部下所杀。新、旧《唐书》有传。高骈身为武将,而好文学,工于近体,雅有奇藻。《全唐诗》编为1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洪宣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诗论家。洪,一作宏。亳州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晚唐人。撰《缘情手鉴诗格》一卷,论作诗避忌及方法,多引杜牧、方干诗,今传。事迹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二二。

  • 郑中丞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儋。

  • 衣冠南渡

    西晋末晋元帝南渡长江,建都建业,中原士族相随而往,史称“衣冠南渡”。在唐诗中以此喻指“安史之乱”后,中原人南逃。杜甫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》:“边塞西蕃最充斥,衣冠南渡多崩奔。”

  • 韦文明

    【介绍】:见韦丹。

  • 春夕酒醒

    【介绍】:皮日休作。这首七言绝句写春夕夜半酒后醒来的朦胧所见。“夜半醒来红蜡短,一枝寒泪作珊瑚”二句,最为形象传神。

  • 稍稍

    ①逐渐。韩愈、孟郊《远游联句》:“外患萧萧去,中悒稍稍瘳。”②稍微。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区区甘累趼,稍稍息劳筋。”③缓缓;微微。杜甫《秋笛》:“不见秋云动,悲风稍稍飞。”又《送严侍郎到绵

  • 马上秋郊远,舟中曙海阴

    【介绍】:赵骅《送晁补阙归日本国》诗句。二句通过友人回归日本国途中景物的想像描写,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关切之意。上句写陆路,秋郊,点明送别时地,以“远”写路途漫长;下句写水路,以“阴”写气

  • 岘山碑

    晋代羊祜任襄阳太守,有政绩。后人以其常游岘山,故于岘山立碑纪念,称“岘山碑”。温庭筠《赠袁司录》:“记得襄阳耆旧语,不堪风景岘山碑。”

  • 人间重晚晴

    本谓人们珍视晚晴天气。后亦用于比喻珍惜晚年岁月。语出李商隐《晚晴》:“天意怜幽草,人间重晚晴。”

  • 唐诗箴言警句

    刘兰芳、钟廷贞编选。漓江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,38.1万字。本书从《全唐诗》的各种选本注本中,精选819首唐诗中的佳句(短诗附原诗,长诗节录),进行翻译、点评。这些佳句言简意赅,优美上口,易记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