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甲申易枢

甲申易枢

1884年 (光绪十年)清朝军机处大换班事件。1884年(光绪十年)日讲起居注官、左庶子盛昱参劾军机大臣萎靡因循,希冀朝廷“严加议处”,使之振作起来, “戴罪图功”。4月8日(三月十三日)西太后突降懿旨,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罢革:奕诉保留世袭罔替亲王、赏食亲王全俸,家居养病;大学士宝鋆原品休致;协办大学士、吏部尚书李鸿藻、兵部尚书景廉开去一切差使,降二级调用;工部尚书翁同龢加恩留任,退出军机处。改命礼亲王世铎、户部尚书额勒和布、阎敬铭、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,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。次日,西太后又以懿旨令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,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,俟皇帝亲政后,再降懿旨。此次军机处大换班,史称“甲申易枢””。军机处全班大撤换,出乎盛昱意料之外。4月9日(三月十四日)疏请恭亲王奕訢等五军机“获重遣未宜置身事外,请量加任用,严予责成,以裨时艰”。云南道监察御史丁振铎亦奏请“录存亲旧,再沛德音”,均被拒绝。盛昱、赵尔巽、锡钧谏阻醇亲王奕譞会商军机紧要事务,懿旨答以“应毋庸议”。嗣后,军机处每有公务均由孙毓汶、许庚身赴醇亲王府,奕譞或面授机宜,或以书札指划,事事禀醇亲王奕譞之命而行。这种办公程序时称“过府”。西太后易枢目的在于排斥恭亲王奕诉,裁抑清流派,以便立威擅权。易枢之后的军机处,人才更加平庸,亦少振作景象,西太后独裁更加顺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天祥抗元

    德祐元年(公元1275年)二月,元军东下,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、知赣州,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,要求冒死入卫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八月,改知平江府(今江苏苏州),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(今浙江安吉东南),

  • 郡国制

    汉初地方行政组织。汉初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,认为秦朝未封子弟为辅佐,故二世而亡。刘邦在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,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,形成了郡、国并存的形势。郡直隶中央政府,王国则由诸侯王统治,实

  • 二府

    宋代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的合称。为加强皇权专制,宋以掌管全国政务的中书门下(即所谓“中书”或政事堂)为政府,又称东府;以掌管全国军政的枢密院为枢府,又称西府。二者分掌文武二柄而共参最高国务,号为“二府”。

  • 围攻紫竹林

    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之一。紫竹林原是天津城东南、海河西岸的一个小村落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天津开为商埠,法国强划紫竹林为租界,其旁为英、美租界。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,德、日、俄亦在海河两岸强划租

  • 负荆请罪

    战国晚期,赵国大臣廉颇向蔺相如赔礼道歉的故事。赵惠文王二十年(公元前279年),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(今河南渑池西)会见时,赵王的随从蔺相如立了大功,回国后被授为上卿,地位在廉颇之上。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

  • 稷下之学

   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)城西门稷门之下设立的学术活动中心。稷下之学创始于田齐桓公。到齐威王、宣王两代,稷下之学达到高峰。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,对驺(又作邹)衍、淳于髡、田骈、接

  • 乐毅伐齐

    战国时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的战役。周赧王三十一年(公元前284年), 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,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给乐毅,乐毅率领燕、秦、魏、韩、赵五国联军伐齐,在济西(今山东聊城南)大败齐军。之后

  • 缩头湖战役

    宋、金间一次重要战役。建炎四年(公元1130年)四月,金帅完颜昌(挞懒)率军攻陷楚州(今江苏淮安)。绍兴元年(公元1131年)张荣领导的梁山泊抗金水军自鼍潭湖(今江苏高邮北)移师至缩头湖(今江苏兴化东

  • 闽南起义

    见“福建小刀会起义”。

  • 呼韩邪朝汉

    汉宣帝时,匈奴内乱,五单于争立,混战后,形成了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拥兵争雄的局面。呼韩邪接受左伊秩訾“事汉则安,不事则危亡”的建议,力排众议,归附汉朝。甘露三年(公元前51年),亲至长安朝拜汉宣帝。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