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营建东都

营建东都

隋炀帝时的重大建筑工程之一。杨广即位后,为加强朝廷对关东及江南地区的控制,便以尚书令杨素为营建东都大监,纳言杨达和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副监,营建东都洛阳。工程始于大业元年(公元605年)三月, 成于二年元月,历时近一年之久。每月役丁二百万人。新城位于旧城之西,分宫城、皇城和外郭城 (罗城)等三部分,规模宏大,周围五十里。同时,另在洛阳西部营建了显仁宫和西苑,供皇帝消遣和游玩。并徙原洛阳城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于新城。又在洛阳城内外营建了许多仓库,藏储粟帛、食盐等物资。当时京城虽在长安,但隋炀帝却常住洛阳。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漕运的中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济渠

    古运河名。隋大业四年(公元608年),炀帝杨广为便利河北地区的军事运输,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而成。南起黄河与沁水的汇合口,沿沁水北上,在今河南武陟县沿沁水支流(今孟姜女河)折向东北达于汲县,再

  • 武宗即位之争

    元成宗去世后发生的皇位之争。大德十一年(公元1307年)正月,成宗病逝, 无嗣。成宗生前多病, 卜鲁罕皇后多参与政事。此时, 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,而右丞相哈剌哈孙等蒙汉官员

  • 筹安会

   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。1915年8月在袁世凯授意下,由杨度出面拉拢孙毓筠、刘师培、李燮和、胡瑛,严复等发起组成。该会标榜以“研究君主、民主国体二者孰适于中国”、“以筹一国之治安”为宗旨的学术团体,

  • 州牧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时,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,把全国分为十三部(州),部(州)设刺史。刺史只是监察官吏,没有固定驻地,官阶低于郡守,秩六百石。汉成帝时,改刺史为州牧,官秩上升为二千石,汉哀帝时复称刺史,后又称

  • 同光新政

    见“洋务运动”。

  • 黑山军

    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。在黄巾农民起义的影响下,冀州(治今河北柏乡北)广大农民,于灵帝中平二年(公元185年)相继起义。各有称号,大者二、三万人,小者六、七千人,总计有百万人之多,统称为“黑山军”。

  • 中外纪闻

    清末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报纸。初名《万国公报》。1895年8月17日(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)在北京创刊。出到四十五期时,因与外国传教士办的《万国公报》同名,被诘问,于是从四十六期起,即从12月16

  • 保路运动

   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对外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,亦称保路风潮,是收回利权运动的继续和发展。1911年5月(宣统三年四月)清政府宣布“铁路国有”政策,将已准归商办的川汉、粤汉铁路收归国有,随后

  • 著帐诸局

    辽宫帐负责管理皇帝及后妃私奴的机构。契丹本族人犯罪没为奴隶,称“瓦里”,分别编入笔砚局、牌印局、裀褥局、灯烛局、车舆局、御盏局等,各置著帐郎君以统辖之,为皇室制造各种器物。又有宫户(也称著帐户),也主

  • 白渠

   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,汉武帝太始二年(公元前95年),接受赵中大夫白公建议,在泾水与洛水之间穿挖渠道。引泾水为源,首起谷口(今陕西礼泉东北),尾入栎阳(今陕西临潼北),注归渭水,与郑国渠平行,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