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两京遗编

两京遗编

五十七卷。明胡维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维新,余姚(今浙江省余姚县)人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)进士。官广西右参议。万历年间,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,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,文学素盛,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,编辑此书。原一魁在此书后序中讲了编辑此书的经过。序云:“明兴,因沿胜国之陋,调靡而不振,词采而不新,盖于观无当焉。弘、正之间,异人并出,玄构绮缀,希步作者,迄于今百余年,而家家以东西京为嚆矢矣!然自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文选》而外,世不能概睹;即睹之,不能得善本也。惟是观察胡公,实用慨焉。一日命余曰:‘陆贾、贾谊辈,业已著书名世,成一家言矣,若能检付剞劂,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文选》并行于世乎?则此数子为不朽矣!”于是他们共同搜辑,共得书十二种,捐金偿梓,约二载余,杀青始就。所刻者,《新语》二卷;《贾子》十卷;《春秋繁露》八卷;《盐铁论》十卷;《白虎通》二卷;《潜夫论》二卷;《仲长统》一卷;《风俗通》十卷;《中论》二卷;《人物志》三卷;《申鉴》五卷;《文心雕龙》十卷。认为“两京文尽于此”。又因所收均属汉代之文,因而总称之曰《两京遗编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为十一种,无《春秋繁露》,所据内府藏本,或有残缺。这里应指出的是,《人物志》的作者刘邵是魏人,《文心雕龙》的作者刘勰是梁人,均非汉人,但其书亦引入,是因编辑者“以其文似汉而进之也。”明朝嘉靖、万历以来,大名地方刻书之风盛行,且所刻之书,皆有经济实用。此书对于所收之书,疑则疑,缺则缺,绝不妄为增删一字,完全保存了原书原貌。又因所据皆善本,因此较其它杂编丛书更显略胜一筹。有明万历间刻本,十八册,现藏于北京图书馆。书首有胡维新万历十年(1582)序。另有《元明善本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诗遗说

    二卷。订讹一卷。清臧庸(1767~1811)撰。臧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又字用中,号拜经,清经学家臧琳的玄孙,江苏武进人。臧庸受业于卢文弨门下,并从钱大听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,治学根据经传,加以剖析,按照

  • 中秘草

    三卷。明李沂(?-1606)撰。李沂,字景鲁,湖北嘉鱼人。万历十四年(1586年)进士。官至吏科给事中。因劾东厂太监张鲸,廷权削籍。后赠光禄少卿。事迹具明史本传。是集皆其为庶吉士时所作。据其《自记》称

  • 中庸谊诂

    一卷。马其昶(详见《大学谊诂》)撰。是书为其昶所著《三经谊诂》之一。《中庸》分章,诸家各异。郑注孔疏分为三十三节,朱子沿袭,只与注、疏本的第次不同。其昶则分八章,而各申明其说。其诂:“中庸”二字,说“

  • 秋塍文抄

    十二卷。《三州诗抄》四卷。清鲁曾煜(约1736年前后在世)撰。鲁曾煜,字启人,号秋塍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改庶吉士未受职,乞养亲归故里。教授生徒,终于家。本集收文一百二

  • 云间两何君集

    二种,三十八卷。民国姚光编。二种为明何良俊《何翰林集》二十八卷、明何良传《何礼部集》十卷。何良俊与何良传为兄弟,同以文采知名,因依附于严嵩,为世所抨击。二种皆分别刊印于嘉靖年间,然流传不广,《何翰林集

  • 见素诗集

    十四卷。明林俊(1452-1527)撰。林俊,字待用,号见素。福建莆田人。成化十四年(1478)进士。授刑都主事,迁员外。以事下狱,谪姚州判官,迁南刑部员外,后擢云南按察副使、进按察使,改湖广,引疾归

  •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

    五十四卷;附一种,二十四卷。清吴志忠编。吴志忠,生卒年不详,江苏吴县人。治经学颇深。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。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,后随父迁居上海,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。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“璜川

  •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

    六种,十卷。清王葆心(1864-1944)编。王葆心,字季芗,别号晦堂,湖北罗田人。光绪年间举人。历任礼学馆纂修、学部主事、礼部郎中等。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。著作有《古文辞通

  • 乐述可知

    七卷。清陈本撰。本字汝立,号筠亭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其好儒学,尤尚谈乐学,所撰《乐述可知》凡七卷,卷一、二为律图及附述,卷三、四为律原及附述,卷五、六、七为律吕。律图系由十二律吕配合诸图,均依据《

  • 郧阳府志

    ①四十二卷,补一卷,图一卷,清刘作霖修,杨廷耀纂。刘作霖,字慰三,直隶武清(今属天津)人,举人,官郧阳知府。杨廷耀,字彤华,奉天海城(辽宁海城)人,贡士,继刘作霖任知府。府志,明嘉靖间,巡抚叶昭纂《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