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中峰应制稿

中峰应制稿

一卷。《文选》六卷。明董撰。生卒年不详。董,字文玉,浙江会稽(今杭州)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授编修,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,迁刑部主事。瑾诛复故官。历侍读左谕德、侍讲学士,迁詹事,兼学士,进吏部左侍郎。过庭训《分省人物考》、王兆云《词林人物考》,并载其议郊祀大礼一事,此疏即在应制稿内,义据通深,颇类西汉刘向父子文字。稿及集为其子思近梓行。集则唐顺之遴选。凡文五卷、诗一卷。其为台流引重如此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,收《中峰文集》六卷、《中峰文选》十一卷。选本卷数,不应增于全集,当据此本为正。有文载:“应制稿内,训序直解,杂以俚语,俚语入文。宋时行之语录。元时以译国语。明时则内监传述谕皆。盖此体由来已久。文醇谨有法度,诗五古根末性情,不为钩棘之语,郁纡淡雅,独以陶韦为宗,同时顾华玉、唐虞佐辈未能或先。”有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明嘉靖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文清年谱

    一卷。明杨鹤(?-1634)撰。鹤字修龄,武陵(今属湖南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,总督陕西三边军务。该书是为明代学者薛瑄编订的一部年谱。据书后杨鹤自跋看,先前有薛瑄门人张鼎己编

  • 六科满蒙给事中题名录

    一卷。清刘恩溥撰。刘恩溥(?-1908),直隶(今河北省)吴桥人,同治四年(1865)进士,光绪年间官至仓场侍郎。本书是他任工科给事中时撰集的,成于光绪十三年(1887)。作者虽然广泛收集史籍,例如国

  • 铜鼓书堂词话

    一卷。清查礼(1716-1783)撰。查礼,原名为礼、学礼,字恂叔,号俭堂,一号铁桥。宛平(今北京)人。乾隆元年(1736)登博学鸿词科,二十三年(1758)任户部主事。曾随军征金川,专司督运。后擢四

  • 约言录

    二卷。清代魏裔介(1616-1686)撰。此书是作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笔记,分内外篇,内篇多是作者讲学的言论,外篇则侧重于杂论,有一定参考价值,有《魏贞庵遗书》本。

  • 李文贞公全集

    三十九种,一百五十八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周易通论》)撰。所收书大部分为李光地著作,有的且被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其余著作一类为李光地辑注书,如《握奇经订本》一卷为李光地注,《二程子遗书纂》二卷、《外书纂》

  • 笃志斋周易解

    三卷。清张应誉撰。张应誉字伊知。南皮人。此书卷一释上经,卷二释下经,卷三释系辞及说卦。书中不全录经文,只取一二句或三四句,下注卦名,后对所取经文进行诠释。无可释者则一句不取,故书中上经没有对师、比、履

  • 新疆伊犁乱事本末

    一卷,附辛亥定变纪略一卷。清张开枚撰。张开枚,桐城人,生卒年不详,曾任新疆巡抚袁大化幕僚。是书记载了新疆伊犁乱事本末,杂记袁大化在新疆的施政措施,兼录清末冯超、贺家栋等发动反清起义之始末,及袁大化参予

  • 泰轩易传

    六卷。南宋李中正撰。李中正淳安(今浙江淳安)人,旧本原题作“宋清溪李中正撰”,不确,宋无清溪,实为淳安人。卷末刊福州福清尉李舜举编集,漳州龙溪县尉李熙绩校正及董洪跋。此原为讲义,李舜举编集成书。此书不

  • 南轩易说

    五卷。张栻(1133-1180)撰。张栻,字敬夫,又字钦夫、乐斋,号南轩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)人。张浚之子,以荫补官。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,除直秘阁,累官吏部侍郎兼起居郎侍讲、古文殿修撰。

  • 退学录

    二卷。清叶大庄撰。叶大庄生平事迹详见《丧服经传补疏》。此书正题《退学录》,副题《偕寒堂校书记》。为杂校古籍、明其训诂之作。全书二卷,凡分《穆天子传》三十条,《大戴礼》十八条,《国语》四十四条,《六韬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