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九经学

九经学

三卷。清王聘珍撰。聘珍字贞吾,号实斋,江西南城县人,拔贡生,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。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,此为残稿,仅有《周礼》二卷,《仪礼》一卷。似应列礼类,但前人既刻入丛书,又题曰“九经学”,所以就归入群经总义类。聘珍所著《大戴礼记解诂》,不妄改字,不轻立异,诚为笃实。此书亦然。例如,《周礼·夏官》之《大驭》:“右祭两轵”,《注》:“故书轵为斩。杜子春云斩当作轵,或读斩为簪笄之笄。”此书谓:“《说文》《玉篇》皆无斩字,诸家亦唯刘昌宗音鸡,如陆德明、贾公彦皆不敢为说。然近儒因《大驭》注中字,欲尽改考工记穀末之轵为斩,谓穀末出轮外,似笄出发外也。”其意为仍依《注》,不主张改易经字。又《司勋》“凡有功者,铭书于王之大常,祭于大烝”。《注》:“今汉祭功臣于庙庭。”《疏》:“引汉法,欲见古祭功臣在庙庭也。”此书谓:“据魏高堂隆议,功臣配享于先王。象生时侍燕,燕礼,大夫以上皆升堂,以下则位于庭,配食烝祭。所以尊崇其德,明其勋,以劝嗣臣也。则周礼祭功臣非在庭。郑氏引汉法,盖谓汉亦祭功臣尔,非谓古者祭功臣在庭也。贾疏失之。”又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“介俎脊胁肫胳肺”,《注》:“凡牲,前胫骨三肩臂臑也,后胫骨二膊胳也。”此书谓:“《仪礼经传通解》云:‘今按,介俎脊胁胳肺,印本胳上有肫字,然《释文》无音,《疏》又云有臑肫而介不用,明本无此字也。’其说是也。张稷若《仪礼句读》云:‘肫胳即注膊胳后胫二骨也。用体无常。’是经本无肫字审矣。”上引各条,皆体现出王氏读注疏之精。其治经,无门户,无意必,平心研究,这种态度值得肯定。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墨妙轩法帖

    四卷。清高宗敕蒋溥等辑,即《三希堂法帖》续帖,成于乾隆二十年。《三希堂法帖》刻成后,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,款式等与《三希堂法帖》相同。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。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

  • 英夷入粤纪略

    二卷。未著撰人。书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-二十五年(1844-1845年),记事始于道光十八年(1838年)。林则徐赴粤禁烟,止于二十四年(1844年)耆英到粤办理善后,主要内容记载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(

  • 敦煌零拾

    七种,七卷。清末民国罗振玉(详见《云窗丛刻》)编。丛书所收敦煌零残卷中关于诗词小说的著作七种:韦庄《秦妇吟》、《云谣集杂曲》三十首、《季布歌》、《佛曲三种》、《俚曲三种》、《小曲三种》、《搜神记》一卷

  • 韩诗翼要

    一卷。汉代侯芭撰。清代马国翰辑。据《汉书·杨雄传》和《艺文类聚》,侯芭是河北钜鹿县人,著名词赋家杨雄弟子,杨雄去世后曾为之起坟守孝三年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《韩诗翼要》十卷,侯包撰,《诗正义》引作侯苞,

  • 春秋左传诂

    二十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亮吉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清代著名学者,先世居歙县(今属安徽省),后落籍阳湖(今江苏常州)。乾降庚戌(1790)一甲第二名进士,授编修。后因言事谪戌伊犁,

  • 海愚诗钞

    十二卷。清朱孝纯(1735-1801)撰。朱孝纯,字子颖,号海愚。江苏东海人,汉军正红旗。乾隆进士,官至两淮盐运使。能画,诗力雄放。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。姚鼐、王文治盛推服之,称之为“天下绝特之雄才”,

  • 北溪字义

    二卷,附《严陵讲义》。南宋陈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淳字安卿,号北溪,漳州龙溪(今属福建)人。朱熹守漳州时,曾受学教诲。嘉定十年(1217),以特奏授迪功郎、泉州安溪主簿,未上任而卒,谥“文安”。著有《

  • 渤海藏真

    八卷。明陈甫伸(生卒年不详)。此帖收录书迹自唐迄元共十家,刻于明崇祯年间。其卷陈甫伸,生平不详。一为钟绍京,卷二为褚遂良、陆柬之,卷三为蔡襄、苏轼,卷四为蔡京、黄庭坚、米芾,卷五为米芾、米友仁,卷六、

  • 居士集

    五十卷。宋欧阳修(1007-1072)撰。欧阳修生平见《毛诗本义》辞目。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。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(1072年)子发等编次数字。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,乃次而论之。序作于元祐六年(1091

  • 道荣堂文集

    六卷。清陈鹏年(1663-1723)撰。生平见《陈恪勤集》条。本集为陈鹏年自编。诗文本非陈鹏年所长,加之集中亦皆应酬之作,与胸臆抱负无干,故而无何特色。此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