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仪礼集说

仪礼集说

十七卷。宋敖继公(生卒年不详)撰。敖继公字君善,长乐(今广东五华县)人,后居吴兴(浙江乌程县)。宋咸淳进士,对策忤时相,竟归而不仕;入元,赵孟頫尝从其受业。敖继公邃通经术,动循礼法,官信州教授。《仪礼集说》成于1301年,书前有自序,称郑玄《仪礼》注,糟粕多精华少,删去与经不符的,意义又未足,则取疏记或先儒之说以补之,又未足,则附以自己见解。并怀疑《丧服》一篇违悖经义,非子夏作。郑注简约古奥,贾疏则繁,《仪礼集说》依《仪礼》十七篇各为一卷,对郑玄注都有所取,对不取的不攻驳。敖继公逐字逐句研求,务畅其旨,对《仪礼》有所发挥。卷未各附《正误》一篇,考辨字句颇详。《丧服》一篇以其兼《释记》文,作于《记》后,怀疑为郑玄散附《经记》之下,而设移其原秩序。《仪礼》十三篇之《记》,朱熹《经传通解》皆分属经文条条之下,敖继公则认为诸篇之《记》,有特为一条而发者,有兼有两条而发者,有兼为数条而发者,也有于《经礼》之见别见他《礼》而发者,故不移摘其文,恐失《记》之意。敖继公治学严谨,对前儒有所怀疑,既不废其言,又不发无据之言,对后世研究《仪礼》有参考价值。版本有元版大字本、陆有元刊元印本、元大德刻明修本、藏于北京图书馆;明政化程敏政刊本;清乾隆年间文渊阁《四库全书荟要本》;元大德刻明修本,藏于北京图书馆;清康熙十九年(1680)纳兰性德《通志堂经解》本;清乾隆五十年(1785)通志堂修补本;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极辨

    三卷。元孙自强(生卒年不详)撰。自强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该书以为“圣人之言约而明,先儒之论详而汩”,而“汉唐以来语焉而弗明,濂洛诸贤明焉而未纯,学者因其辞之纷纭,不以异端傅会于圣经

  • 西北城记

    一卷。清谢济世撰。谢济世字石霖,号梅庄,全州(今广全州县)人。康熙年间考中进士,授检讨,雍正时官至御史,直声振天下,因弹劾田文镜被遣戍,后得宽免。高宗(乾隆)登极,谢济世被授为湖南粮道。坐事解任,以后

  • 尚书旋玑钤

    一卷。此卷原题阙名。共辑有九条,其中“禹开龙门,导积石,玄珪出,刻曰延喜玉,受德天锡佩”条,见《艺文类聚·帝王部》;“帝者,天号;王者,人称。天有五帝以立名,人有三王以正度。天子,爵称也。皇者,煌煌也

  • 於皇武王!无竞维烈。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。嗣武受之,胜殷遏刘,耆定尔功。

  • 志铭广例

    二卷。梁玉绳撰。梁玉绳,字曜北,浙江钱塘人。有《史记志疑》三十六卷等著作。本书系为补正王行、黄宗羲二人之书而作(黄氏曾著《金石要例》)。共录碑刻体式65例,书法23例。他在书中说,凡墓前立石,曰碑、曰

  • 彦周诗话

    一卷。宋许(约1111年前后在世)撰。许,字彦周,湖北襄邑(今襄樊市)人。生平不详。书中有“宣和癸卯,予游嵩山”语,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,据此,知其当为南宋人。书中引述多苏轼、黄庭坚、陈师道语,其宗法元

  • 钟评左传

    三十卷。明钟惺(详见《左传文苑》)评点。钟惺评点《左传》,着重推阐其文法,作为士子习举业的读本。该书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。

  • 东山

    我租东山,慆慆不归。我来自东,零雨其濛。我东曰归,我心西悲。制彼裳衣,勿士行枚。蜎蜎者蠋,蒸在桑野。敦彼独宿,亦在车下。我租东山,慆慆不归。我来自东,零雨其濛。果裸之实,亦施于宇。伊威在室,蠨蛸在户。

  • 卜式养羊法

    见《养羊法》。

  •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

    一卷。清七弦河上钓叟记。作者生平不详。是书卷尾有作者自叙。记事起自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与英国议和,许兵费银两千一百万元,定和约五年而一易始,至咸丰九年(1859年),叶名琛在孟喀喇大里恩寺地方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