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传经堂法帖

传经堂法帖

四卷。清宋思敬(生卒年不详)集摹,董其昌书。宋思敬,字俨若,号秋崖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宋思敬自幼便与其兄宋思仁(1730-1807)嗜好书画,寻师问业,其中宋思敬尤其酷爱董文敏墨迹,收藏非常丰富。该帖中有作者自题语述及法帖形成经过。《传经堂法帖》刻成于乾隆丁酉年(1777),共集四卷,其中前两卷为董文敏临仿前贤遗迹,始于魏晋之际大书家钟元常,迄于宋代苏、蔡、米、黄四家;后两卷皆为董氏自书。该法帖或临古或自书,皆为真迹,摹刻亦很精善,皆出于乾隆时高手,所以与董氏自刻帖相比,毫不逊色,更不是其他俗刻书帖所能企及。有清吴县宋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瘦鹤轩词

    一卷。清赵彦俞(生卒年未详)撰。赵彦俞字次梅,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本书收词一百零六首。彦俞与蒋鹿潭善,年六十,始为词。词颇清空,盖师玉田者。其间广引前人词语,不免有伤体例。

  • 仓颉篇

    二卷。近人龙璋辑。《说文解字叙》云:七国之时,“言语异声,文字异形,秦始皇初兼并天下,丞相李斯乃奏同之,罢其不与秦文合者。斯作《仓颉篇》,中车府令赵高作《爰历篇》,太史令胡毋敬作《博学篇》,皆取史籀大

  • 北溪字义

    二卷,附《严陵讲义》。南宋陈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淳字安卿,号北溪,漳州龙溪(今属福建)人。朱熹守漳州时,曾受学教诲。嘉定十年(1217),以特奏授迪功郎、泉州安溪主簿,未上任而卒,谥“文安”。著有《

  • 郑堂读书记

    七十一卷。清周中孚撰。周中孚(1767-1831),字信之,别号郑堂,浙江乌程(今吴兴)人。少即好学,遍求诸史艺文志,致力目录校勘,尤重汉唐存佚考证。嘉庆元年(1796)被选为贡生,后屡试不第。客居上

  • 竹汀日记钞

    三卷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撰。此书是作者的札记,历十六年始成,主要内容为版本、金石考证及讲学等内容。卷一为所见古书,主要论述考订所见书籍之版本、卷数、内容等,涉及经史内容较多。卷二为所见金石

  • 震川文集

    三十卷。《别集》十卷。明归有光(1506-1571)撰。归有光,字熙甫,昆山(今属江苏省)人。九岁能属文,弱冠尽通“五经”、“三史”诸书,师事同邑魏校。嘉靖十九年(1540年)举乡试,上春官不第。徙居

  • 禘祫觿解

    一卷。清孔广林撰。该书序言认为:“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。”“祭人鬼莫大于禘祫。”禘祫之义,汉魏以降聚讼纷纭。《禘祫觿解》取汉以来诸儒禘祫之解,参考《大戴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三传、《周礼》,辨禘祫之义。共计二

  • 文献通考

    三百四十八卷,马端临撰。马端临(1254-约1324),字贵与,饶州乐平(今属江西省)人,元代著名历史学家。父廷鸾,南宋度宗时为右相兼枢密使,因与贾似道不合去官,著有《读史旬编》,“始以备遗忘,授儿曹

  • 樗茧谱

    一卷。清郑珍(1805-1864)撰。郑珍,字子尹,贵州遵义人。道光十七年(1837)中举人。乾隆年间,郑珍家乡的地方官从外地引进山蚕种,在当地推广养蚕,效果颇佳。郑珍了解了整个推广过程,著成《樗茧谱

  • 正毛

    一卷。清俞樾撰。此书是订正宋代毛居正《六经正误》之作。宋代义理之学兴,人人争尚谈玄,却忽略了经书的文字训诂问题。毛居正作《六经正误》,根据当时的版本,校正疏误。这对于六经的研读不无功劳。但其中也有欠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