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八闽通志

八闽通志

八十七卷,明陈道修,黄仲昭纂。陈道,福建巡抚。黄仲昭,名潜,以字行,福建莆田县人,明成化二年(1466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官至江西提学佥事。未几乞归讲学,学者称其末轩先生,著有《末轩集》。修志名家,先后修纂《兴化府志》、《延平府志》、《群武府志》等。其在修志问题上,主张发凡立例,“大要以遵国法,极时弊为主。”并认为:志所载当详其所应详,略其所应略,要旁搜博考,凡群之所有,事无巨细,莫不备载。强调志所述,当以谨严核实,不徒空言。其修志观点,尚可供修志者参考。八闽,即福建省别称。元代福建分为:福州、兴化、建宁、延平、汀州、邵武、泉州、漳州八路,明初改为八府,故称八闽。《八闽通志》弘治四年(1491)刻印。全书八十七卷,分十八门,为:地理、食货、秩官、学校、选举、坛壝、祠庙、恤政、人物、宫室、寺观、丘墓、古迹、祥异、词翰、拾遗等。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。此志体例较为严整,每门均按省、府、州、县顺序叙述。取材上,尚能荟萃郡邑志书,参览历代著述,穷搜博考以成。综观全书,层次分明,统属得法,载述也较详备。虽有些纲目编排不尽科学,如:户口、水利列入食货门。然此乃福建省第一部省志,它虽不能概括一省全貌,但分别提供了当时福建省自然的和社会的大量有价值的资料,值得参考。筚路蓝缕之功,不可抹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榕村讲授

    三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周易观象》)编。此书分为三编,每编为一卷。上编载周、张、二程、朱子所作之文;中编收董仲舒、扬雄、王通、韩愈、邵子、胡宏所作;下编收贾谊、匡衡、刘向、谷永、刘歆、班固、诸葛亮、欧阳

  • 议古根源

    宋刘益(生卒年不可考)撰。《续资治通鉴》载:“(天禧)三年……三月……周怀政………俄于终南山修道观与殿直刘益辈造符命,托神言国家休咎或臧否大臣。”知刘益生活在北宋真宗(998-1023)年间,定州(今

  • 石溪史话

    八卷,清刘凤起撰。刘凤起,字兰村,睢宁(今江苏省睢宁县)人,雍正年间拔贡,其著作有《石溪史话》、《四书辨义》、《春秋辨义》、《诗草》、《诗余》。《石溪史话》一书上起三皇五帝,下至明福王,全书所论共一百

  • 乐山回文四种合刻

    四卷。《补刻》一卷。清王嘉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嘉诚,字乐山,北京蓬莱宫道士,自号云鹤道人,他少年业儒,喜吟咏,精书画。乐山回文,有《京西名胜》、《房山古迹》、《留台杂咏》、《庐洲秋兴》,四种各一卷,

  • 论孟考典

    不分卷。清方楘如(详见《集虚斋四书口义》)编纂。方楘如的《四书口义》重在说理,是书则重在数典。征引虽博而无案断。书虽不相涉,而义可相发。如“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”引《国语》:“单穆公曰:‘民失其资,能无

  • 虎钤经

    二十卷。宋许洞(970-1011)撰。《宋史》本传云:许洞字洞天,苏州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(案《四库提要》云:洞字渊夫,吴兴人。误。说详李裕民《四库提要订误》。父仲容,太子洗马致仕。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

  • 郑京兆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明郑心材(约1590年前后在世)撰。郑心材,字敬仲,号恩泉,浙江海盐人。刑部尚书郑晓之孙。光禄寺少卿郑履淳之子。年五十以荫补官,官至江苏应天府(今江宁)治中。是集为其婿项皋谟所校

  • 扬州芍药谱

    一卷。宋王观撰。王观,字达叟,自号逐客,如皋(今江苏如皋县)人,一作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翰林学士,因宣仁太后认为其词以近猥亵,贬为江都县知县。其著作除《扬州芍药谱》外,还有词作《冠

  • 博学汇书

    十二卷。明来集之(详见《读易隅通》条)撰。此书为来集之读书所得,随笔记录之文,不分门目,只是以类相从,鳞次栉比,俾可互证。甚为丛杂无次。且所采多为小说家言,如《拾遗记》、《洞冥记》等,不足为据。

  • 诗学权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黄溥编。明有两个黄溥。其一浙江鄞县(今宁波)人。著有《简籍遗闻》。此黄溥,字澄济,自号石崖居士,江西弋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统年间进士。官至广东按察使。是书兼收各体,各为注释。书中分为名格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