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南乐县志

南乐县志

①十五卷,清王培宗修,邱性善、魏纂。王培宗,字德厚,山东诸城县人,康熙进士,四十六年(1707)任知县。邱性善,字近思,山东诸城县人,举人。魏,字陟庵,邑人,进士,候选知县。康熙五十年(1711),王培宗与邑绅商议修志事,聘同乡邱性善主其事,魏为参订,共襄其事,纂成此志。康熙五十年(1711)增补明嘉靖末年本刊印成册。该志书以旧志为基础,但在体例上较旧志有较大变动。诸门类各自为卷,纲目略有改动。其天文、地理、建置分别图文并茂,便于阅读使用。其中地理志记载了《诸水源流考》、《乐邑水患参考》二文,十分详尽。赋役志中,保存旧志中所列数目,同时,又就当时奏销清册一一列出,自明永乐、正统、嘉靖以来户口、地亩、两税及驿传等因革变化资料十分详备,为研究当地赋役、人口不无裨益。然风俗、方物各为一卷,所载内容仅二三页,风俗志记载截止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,而后一二百年,未续一字。还有诸如里社志、方物志等都过于疏略。② 十卷,首一卷,补遗一卷,清施有方、陆维炘修,武勋朝、李云峰纂。陆维炘,上元(今南京)举人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知南乐县。武勋朝,字常卿,邑进士,官至刑部主事,并主讲广平、南乐书院。《南乐县志》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刻印。卷一地理、建置,卷二职役、学校、坛庙、方物,卷三封爵、官师、名宦,卷四选举,卷五至卷六人物,卷七兵灾、祥异,卷八至卷九艺文,卷十志余。卷首有施有方、陆维炘、李云峰等人的序,另附地图。该志书基本承袭前志,卷目凡例照录。在人物志中,记载了捻军在南乐一带的活动的资料。艺文志中,记载了《南乐城工善后记》一文,载有捻军、义和团活动;《凶岁谣》记述灾荒赋重情况;《陈时政缺失疏》、《因灾陈君臣交儆之谟疏》等文,有一定史料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律启蒙

    十二卷。唐杜甫撰,清边连宝(约1729年前后在世)集注。边连宝字肇畛(一作赵珍),号随园。河北任丘人。本书为杜诗注解,共十二卷。卷一至卷九为五言绝句,卷十至卷十二为七言绝句。本书对所选杜诗都逐一作了注

  • 急就篇

    四卷。西汉史游(生卒年不详)撰,唐颜师古(581-645)注,宋王应麟(1223-1296)音释或补注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注称史游为“元帝时黄门令(宦官)”。原名《急就章》,简称《急就》,汉初的童蒙识字

  • 重修毗陵志

    ①三十卷。宋史能之纂。史能之,字子善,江苏四明人。进士,宋淳飏尉武进,咸淳二年(1175)知常州府。毗陵,古郡名,晋太康二年(281)建置,治所在丹徒(今镇江市东丹徒镇),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镇江、无

  • 传家易传义存疑

    三卷。清章世臣撰。章世臣字雷川,又字豸卿。安徽望江人。官姑熟教授,作者认为“易之有程子易传、朱子本义,犹天之有日月也。日月者,天之眼目,传义者,亦学易之眼目。”但作者在读易时,却发现“程朱之说往往传得

  • 辅国公恒鲁先世功绩册封纪略

    满汉各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考其世系,起自贝勒斐扬武,至雍正七年(1729年)降袭辅国公恒鲁止。该书所述福喇塔及其先世功绩,最称详赡,可与乾隆《四库全书》所收《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》互相参看。现存写本。

  • 甘薯录

    一卷。清陆耀(?-1794)撰。陆耀,字朗夫,一字青来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乾隆十七年(1752)中举人,做过多年地方官,官至湖南巡抚。作者编撰《甘薯录》旨在倡导、推广甘薯的种植,较为详细地论述了

  • 信阳子卓录

    八卷。清代张鹏翮(1649-1725)撰。张鹏翮见《忠武志》条。此书摘录前代儒家语录,分七个条目编辑成书,并加上作者本人的评议。七个条目为:“体道”、“致和”、“存省”、“修己”、“治人”、“闲道”、

  • 游静谷冲记

    一卷。清罗辰撰。罗辰,广西临桂人。静谷即在衡山县南,冲,乃湘人土话。称山之深处曲折幽邃者。此记纪甲午重阳节前夕,偕友人自中湘游南岳归,舟上闻人道静谷之奇,遂游而作。静谷山林,初入其境,枣林茂密,畦陌交

  • 僦寮集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古杭月堂宗贤撰。不著时代。考之志乘,亦不载其名氏。据其题名,似乎衲子。故所与唱和者亦衲子为多。集中有和沈石田《鹊桥仙》词,知其为正、嘉年间人。其诗笔清旷,颇近自然。但篇幅不多,不免伤于寒瘦

  • 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

    一卷。清王念孙撰。参见《广雅疏证》。这是桂馥抄录的仅存的王氏校勘《说文解字》的稿本,前有桂馥记,后有蒋斧、许瀚两跋。稿起于“一”部止于“走”部,仅为《说文》十四篇的第一篇和第二篇之半,凡校勘百一十九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