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书剩言

四书剩言

四卷。补二卷。清毛奇龄撰。毛奇龄事详《仲氏易》。此书是汇集毛奇龄杂论《四书》之语而成,前二卷为其门人盛唐、王锡所编,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。补二卷为其门人章大来所编。其书本语录之流,随时杂记,不以经文次序为先后,亦不以《四书》分编,惟每卷目录称《论语》若干条,《大学》若干条,《中庸》若干条,《孟子》若干条。毛奇龄说经,善考证而喜辨论,故注释义理,往往反复推衍,以典籍助其驳诘,支离曼衍,不顾其安。至于考证事实,征引训诂,则偏僻者固多,而精核者亦不少。此书所补二卷多载其门人子侄之说,章大来序称补缀所闻,各有记忆,陆续刻编成此书,故前后有不一致之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介园存稿

    十八卷。明王叔皋(1535-?)撰。叔皋字阳德。浙江永嘉人。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。授清江知县,后改常熟。历兵部郎中、湖广副使,参政,以事罢归。又起福建参政,不赴。此编凡十八卷。其中古

  • 江都县志

    ①十六卷。清李苏纂修。李苏,字环溪,湖北荆门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,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。《江都志》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,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。此则清代第一志,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。扬州知府冯肃

  • 四书考辑要

    二十卷。清陈兰森编辑。陈兰森,广西桂林人,陈宏谋之孙。卷首有陈宏谋序,言“章句集注以及大全诸书。于典制人物少所记载,因令长孙兰森详加参核,辑其要略,增以注释,有疑义者,申以按语,予复为阅定”。开篇题为

  • 洪范大义

    三卷。清唐文治撰。卷首有唐文治自序,又有后序。全书共分为三卷。上卷传注,中卷政鉴,下卷析疑录。在上卷中,“注”用来解字,且多采用黄式三《尚书启蒙》和吴汝纶《尚书故》;“传”用来释义,以黄道周、李光地为

  • 漆沮通考

    六卷。清郑士范撰。郑士范字冶亭,陕西凤翔人。此书是郑士范遍征地志,为考证《禹贡》中所说的“漆”、“沮”二水之所在而作。全书分为六篇,一、《漆水》,二、《洛水》,三、《故城》,四、《山属》,五、《水属》

  • 诊家正眼

    见《士材三书》。

  • 崇祯存实疏钞

    八卷。不著编者名氏。是书记崇祯六年正月中一月奏疏。崇祯一朝,本无实录,清修明史,先作崇祯长编,故以此疏钞,先存其实,当时史官,所搜辑付钞以备参考,是书虽记述明季政治,而当时用人行政出纳诏告之辞,陟黜升

  • 雉舟酬唱集

    一卷。清杨恩寿(1835-1891)、越南裴文祖撰。杨恩寿字鹤俦,号蓬海,又作朋海,别署蓬道人。湖南长沙人。咸丰八年(1858)优贡生。同治元年(1862)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,在府中充任教席。二

  • 攸县志

    五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王元凯续修,严鸣琦续纂。王元凯,大兴(今北京大兴县)人,曾任攸县知县。攸自汉置县,历有明征。志乘创自明初,至万历时已四修。迄清顺治十七年(1660)知县朱英炽、康熙二十三年(168

  • 口译日抄

    八卷。意大利艾儒略、立陶宛卢安德口述,李九标作笔记。艾儒略(详见万物真原),卢安德字盘石,耶稣会士,天启六(1626)年入中国,与艾儒略同在福建传教,崇祯五(1632)年死于福州。李九标字其香,福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