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圣学心法

圣学心法

明朱棣(1360-1424)撰。朱棣,明代皇帝,1402-1424年在位,年号永乐,庙号成祖。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,初封燕王,镇守北平(今北京)。建文元年(1399)起兵,自称“靖难”,四年破京师,夺取帝位。在位期间,解除藩王兵权,巩固中央集权;屡次出兵打击蒙古贵族势力。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,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;又编纂《永乐大典》,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所贡献。《圣学心法》一书,前有永乐七年(1409)御制序,谓“以君道、父道、臣道、子道揭其纲,其下分而为目,有统言者焉,有专言者焉”。首三卷及第四卷前半,皆言君道,自统言以外,分为二十五子目;第四卷后半卷,则以父道、子道、臣道附之。父道、子道有纲无目,臣道首为统言,后分四子目。书中所采,皆经史子集之文,每条后各有附注。该书为朱棣自编,非由词臣拟进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此书曰:“按成祖称兵篡位,悖乱纲常,虽幸而成事,传国子孙,而高煦、宸濠、置鐇之类,接踵称戈,咸思犯上,实身教有以致之,而乃依附圣贤,侈谈名教,欲附于逆取顺守。自序委曲繁重,至五千余言,抑亦言之不怍矣。至于杀戮诸忠,蔓延十族,淫刑酷暴,桀纣之所不为者,夷然为之,可谓无复人理,而其序乃曰‘秦隋之君,用法惨酷,倚苛暴之吏,执深刻之文,法外加法,刑外施刑,曾何有忠厚恻怛之意?死人之血,漂流于市,受刑之徒,比肩而立,此仁人君子所以痛伤也’云云,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?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有该书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屈子贯

    五卷。清张诗(生卒年事迹不详)撰。张诗,字原雅,嘉定(今上海)人。正文前有其叔祖张大受、张大琦的《序》,康熙四十年(1701)《自序》,门人参校姓氏(四十六人),《凡例》七则,目录。原文仅以圈断句,进

  • 歧路灯

    清李海观(1707-1790)撰。李海观字孔堂,号绿园,河南宝丰县人。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,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。但在中举之后,科名上并不顺利,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,皆落第,继

  • 将将纪

    二十四卷。明李材(详见《李见罗书》)撰。从此书书名看,其主旨在于御将,然卷一至卷九详载汉、唐、宋七帝《本纪》之文。《四库提要》讥其“牵连并书,殊无断制”。卷十至二十一,所记自虞夏迄于南宋,分别得失,作

  • 群经纲纪考

    十六卷。清李滋然撰。李滋然,字命三,四川长寿(今长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光绪十五年(1889)进士,官至广东电白县知县。这部书作于宣统庚戌年(1910)。是书首载清德宗整顿学务要求读经的诏谕,次录张之洞

  • 绥阳县志

    九卷,民国胡仁修,李培枝等纂。胡仁,字寿良,珉州人,民国十四年(1925)任绥阳县知县。李培枝,邑人,清拔贡。明万历县令詹淑创修志乘,纂辑舆图志一部。后毁于兵燹。迨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县令陈世盛又

  • 浯溪记

    一卷。清黄之隽撰。黄之隽,字牧石,号堂,华亭(今上海)人,康熙间进士,官编修,坐事罢归。喜收藏书,著述甚富,尤工诗,著有《堂集》,能别开生面。其幼时爱诵《次山集》,读其所铭浯溪山水,心神向往、康熙五十

  • 新修曲沃县志

    四十卷。清张坊修,胡元琢、徐储纂。张坊字湘帆,湖南湘潭县人。出身拔贡,乾隆年间知天镇县,十九年(1754)调任曲沃县知县。在曲沃期间,此邑有两驿,官疲民困,坊请于上官,分还蒙城驿于太平史村,民困始苏。

  • 性理标题汇要

    二十二卷。旧本亦题明詹淮(见《性理综要》)、陈仁锡(见《性理综要》)同编。但核检其文,与《性理综要》相同。原因是书坊商以原刻常见,故改为新名以求快售。实为一书,非为两本。

  • 河南管河道事宜

    不分卷。商大节撰。商大节,字孟坚,钟祥人,曾统军作战,屡次建功,长于战略。又曾任河工等职,故亦深明治水之理。黄河源流及历代修治损益,治河通考已搜集详尽。惟其时引水达徐,以济运道,则黄河所系视前尤重。河

  • 音声纪元

    六卷。明吴继仕撰。继仕字公信,一字信甫,号苍舒子,徽州休宁(今安徽休宁县)人。书室名熙春堂。精音律。尚著《七经图》。卷首有焦竑序及自序,自序云:“天地有阴阳、有风气、有时令、有温热凉寒,则声有平上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