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地理大全

地理大全

一集三十卷、二集二十五卷。明李国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国木,字乔伯,汉阳(今属湖北省)人。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。全书分一二两集。其第一集第一、二卷为晋郭璞《葬书》;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《天机素书》;第七至十卷为唐杨筠松《撼龙经》、《疑龙经》、《葬法倒杖》;第十一至十四卷为宋廖瑀《九星穴法》;第十五卷为宋蔡元定《发微论》;第十六卷为明刘基《披肝露胆经》。第十七至三十卷为《搜玄旷笔》,称遁庵古者,为李国木所撰。此书第二集第一卷为唐曾文《青囊序》,第二卷为杨筠松《青囊奥语》,第三至六卷为杨筠松《天玉经内传外编》,第七至十一卷为元刘秉忠《玉尺经》附《遁庵原经图说》,第十二至十四卷为宋赖文俊《催官篇》附《遁庵理气穴法》,第十五至十六卷为宋吴克诚《天玉经外传》、《四十八局图说》,第十七至二十五卷为《索引玄宗》,也是李国木自撰。此书凡例,其第一集专论峦头,第二集专论理气。书中所收,以多为丰,真伪并存。李国木自撰附图附说约占全书内容的一半。大都陈因旧说而不做辨证。如其关于《玉尺经》的收录,原称刘秉忠集已属传说,而李国木又标题为“陈抟著”、刘秉忠集,并作跋文称自己与师友讲论已成一帙,幸得伯温(即刘基)原本,与子注若出一揆,因为初其缺遗,仍附图说。据此,《四库提要》作者认为所谓刘基注《玉尺经》,“即国木假为之,以欺世也”。此书卷首题“李国木删定”,《四库提要》称此是李国木集诸家之书而篡改的标志。尽管清代学者对此书不甚为重,然此书搜罗广泛,实为堪舆之学的集大成,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人地学及风水学的重要参考文献。《四库提要》据通行本将此书著录于术数类存目。现存清通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桤叟诗存

    一卷。《鸥影词抄》六卷。清言家驹撰。言家驹字应千,号桤叟,生卒年不详,江苏常熟人。诸生,官直隶清河、井陉等县知县。其人少喜为诗,意欲破前人之藩蓠,而自辟蹊径。《诗存》中如《秋怀》五古七首及《同治癸亥从

  • 古韵论

    三卷。清胡秉虔撰。胡氏生平,见“说文管见”。是书分三卷,无目录,亦无次第,盖为胡氏读韵书之札记,非论著也。大旨在述评郑庠、顾炎武、江永、戴震、段玉裁、孔广森、严可均诸家之说,就《诗经》用韵及《说文》谐

  • 群碎录

    一名《眉公群碎录》、一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此书为其随笔记录,不暇考辨。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:“他石可以攻玉,众壤可以益岱。读书者,即一字一语,何忍弃之,故题曰‘群碎’。”群碎,王右

  • 大学阐要

    一卷。清张恩霨撰。恩霨其人详见《论语论略》条。是书首有恩霨自序二首,题名为“阐要”,意在与注疏家逐字解释不同。大意为孔子《孝经》体用兼备,其要惟语曾子,曾子传孔子之道,故于《大学》以明其宗旨。其解释“

  • 礼山园文集

    八卷。清李来章(1654-1721)撰。李来章,另名李灼然,字来章,号礼山。河南襄城人,生平详见《连阳八排风土记》(辞目)。康熙十四年(1675)举人,康熙四十二年(1703)选广东连山知县,故著有《

  • 运甓轩文集

    八卷。清陶士契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陶士契字伦,号稽山,湖南宁乡人。雍正年间进士,历官江南太平府、湖北汉阳府、河南南阳府知府。该集共八卷,第一卷为经说,第二三卷为序,第四卷为传记,第五六卷为表志铭诔,第七

  • 敦煌写本真草千字文

    一卷。梁周兴嗣(?-521)撰。兴嗣字思纂,河南项(今项城)人。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,改官给事中。帝每令为文,如《铜表铭》、《檄魏文》等,辄称善。著有《皇帝实录》、《皇德记》、《起居住职仪》等。据唐李

  • 方初庵集

    十六卷。明方扬(约公元1585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扬,字思善,号初庵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。官至杭州府知府。著有《方初庵集》。方扬本有《山中》、《燕中》、《中州》、《南署》等

  • 胡仲子集

    十卷。明胡翰(1307-1381)撰。胡翰,字仲子,一字仲申,浙江金华人。洪武初,以荐为衢州府(今浙江衢县)教授,后召修《元史》,史成,赐金帛归,其事迹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。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(今浙

  • 大成乐律

    一卷。清孔贞瑄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孔贞瑄字璧六,号历洲,晚号聊叟,曲阜(今山东曲阜)人,顺治庚子(1660)年举人,官至大姚县知县。是书本是孔贞瑄为济南教授时所作,以洞箫的七调推求三分损一上生下生的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