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增定汉魏六朝别解

增定汉魏六朝别解

九十二种,六十卷。明叶绍泰编辑。叶绍泰字来甫,年里生平俱不详,曾与黄澍同编《汉魏别解》十六卷。本丛书选辑经史古学及秦汉至六朝集部诸书,分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主要子目书有:汉扬雄《太玄经》、汉马融《忠经》、魏王弼《易略例》、汉韩婴《韩诗外传》、汉班固《白虎通》、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、《春秋阴阳》、汉孔鲋《孔丛子》;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、晋孙盛《魏氏春秋》、隋薛收《元经传》、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;汉陆贾《陆子新语》、隋王通《文中子中说》、汉焦赣《易林》、汉京房《易传》、汉应劭《风俗通》、汉刘向《洪范五行传》、汉王逸《楚辞章句》;汉贾谊《贾长沙集》、汉蔡邕《蔡中郎集》、汉孔融《孔少府集》、宋谢灵运《谢康乐集》、宋颜延之《颜光禄集》、宋鲍照《鲍参军集》、梁陶弘景《陶隐居集》、梁任昉《任彦升集》、陈徐陵《徐孝穆集》、北周庾信《庾子山集》、隋卢思道《卢武阳集》等等(种类过多,此不具列)。丛书之采辑不如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精审,目的亦不在于辑存古书,只是评选古文以为蒙拾帖括之用而已,价值并不太高。今传本有明崇祯十五年(1642)采隐山居刊本,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与武汉大学图书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说文辨字正俗

    八卷。清李富孙(1764-1843)撰。富孙字芗沚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六年(1801)拔贡生。著作甚丰,尚有《春秋三传异文释》、《夏小正异义》、《汉魏六朝墓铭纂例》、《校经廎文稿》等。是编乃是以《说文》

  • 六书辨

    一卷。近代徐绍桢(生卒年未详)撰。绍桢字固卿,广东番禺人。清末举人。官江宁候补道。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,仅就许氏《说文叙》的说解,括其大旨,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。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,列其同异,辨其是非,

  • 戴东原集

    十二卷。《札记》一卷。《年谱》一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字东原,安徽休宁人。思想家、学者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举人。曾师事婺源江永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奉诏任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

  • 和清真词

    一卷。宋方千里(约1122前后在世)撰。方千里,信安(今广东高要)人,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。方千里官舒州签判,曾和周邦彦、杨泽民词,不久后将三人词作合刻为《三英集》,传于世。此集录词《浣溪沙》、《浪淘沙

  • 郑长者

    见《郑长者书》。

  • 周易通略

    一卷。明黄俊撰,黄俊字熙彦,丰城人,官至翰林院检讨,曾任国子监助教。诸生问业,先授以四书会要,后编集先儒成说,《易》三十三条、《书》二十八条、《诗》二十一条、《春秋》十七条、《礼记》十条,五经各为一卷

  • 东塾丛书

    七种,三十九卷。清陈澧撰。该丛书分两函,初函五种,《汉儒通义》七卷,讲汉儒解经特点;《声律通考》十卷,考古今声律;《切韵考》六卷外篇三卷,校《广韵》以考陆法言原书;《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》七卷,并附《考

  • 灌研斋集

    四卷。清李元鼎(1595-1670?)撰。李元鼎字吉甫,号梅公。吉水(今居江西)人。明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光禄寺少卿。曾投降李自成农民军,后又归顺清朝,官至兵部左侍郎。顺治八年(1646)获

  • 清湖文集

    十四卷。明汪应轸撰。应轸,字子宿,浙江山阴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选庶吉士。因谏南巡被杖,出知泗州。州土瘠民懒,不知农桑,轸悉以教之,民得丰衣食。召为户科给事中,岁余上三十余疏,

  •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

    四十卷。宋魏仲举编。魏仲举,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字号生卒年均不详。书前题庆元六年(1200)刻于家塾。首列评论、诂训、音释、诸儒名氏一篇,自唐燕山刘氏至颍人王氏,共一百四十八家。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