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夏小正私笺

夏小正私笺

一卷。清吴汝纶(1840-1903)撰。吴汝纶,字挚甫,安徽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同治四年(1865)进士,官至直隶冀州知府。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,赴日本考察教育。回国后推行新式教育。曾师曾国藩,与张裕钊、黎庶昌、薛福成并称“曾门四弟子”。并为严复所译的《天演论》、《原富》作序,提倡西学。为晚期桐城派中影响最大、造诣最高的作家,对经学、诗赋、训诂、考据无不精通,兼思想开放,新旧并包,著文注意时势的变化。著有诗文集《东游丛录》、《诗说》等,后人辑有《桐城吴先生全书》。此书作于光绪八年(1882),小序略云:“新城王树楠,以所说《小正》见示。余以《小正》,古书之廑仅存者,《大戴》所集录者,汉初大师之说。其文与公羊、谷梁氏《春秋》、毛氏《诗》相上下,未可以浅陋说也。因条记所见于王书中,既以归王,因录存此册;王说之当者,亦附录之。”是知吴氏之笺《小正》,由于王书而发。因其录存一己之所见,故以《私笺》名之。考其书,于经传义理,多有发挥。有怀疑经文者,如“莠幽”二字,疑为后人所加,谓“《诗》‘四月莠葽’,《笺》云‘《小正》四月,“王萯莠葽”,其是乎?’此疑《诗》之‘萯’为《小正》之‘萯’也。若此经文有‘莠幽’之文,郑君何用致疑耶?洪震煊谓《诗笺》莠葽连文,非是。”有纠正各家训释者,如蓄兰为沐浴也,谓“臧琳云‘当依《荆楚岁时记》,引作蓄药以蠲除毒气’,而《初学记》引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‘是日竞果杂药,《夏小正》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’,据此则此月蓄药,为《小正》文,以蠲除毒气,则《荆楚岁时记》之文也。或者蓄药,即蓄兰之驳文与”。亦有以诸家训释为是者,如七月参中则旦,谓“孔广森云:‘唐一行推《小正》躔宿,以八月参中则旦为失,盖本七月经文,写者误在下章之末’,案孔移参中则旦于七月,是也”。是书名曰笺,应将经传标明,然其连混而述,不加区分,于体例不合。是书作于光绪八年(1882),有《桐城吴先生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武帝西来演义

    四十回。题“天花藏主人新编”,天花藏主人详见《平山冷燕》。该书与天花藏主人惯写的才子佳人题材不同,为长篇历史小说,叙南朝梁武帝萧衍故事,又名《梁武帝全传》。书开头说萧衍是花神遣名花下界而生的,接着叙述

  • 皇朝类苑

    六十三卷。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参见《事实类苑》。

  • 雅州府志

    十六卷,清曹抡彬纂修。曹抡彬,字炳庵,贵州黄平人,进士,曾任雅州府知府。雅州府志于康熙二十五年(1686)由知府马秉慧创修。康熙六十年(1721)知府杨文彬增辑,皆未及成书。雍正七年知府张植,踵事编纂

  • 诗氏族考

    六卷。清李超孙(生卒年不详)撰。超孙字奉墀,号引树,浙江嘉兴(在今浙江北部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举人,官会稽县教谕。是书取诗中所称人之氏族名字,博考经史诸子及近儒所述,将其人行世之事荟萃云集,

  • 孟子外书集证

    五卷。清施彦士(1775-1835)撰。彦士字朴齐,江苏崇明(今上海崇明)人。著有《求己堂》、《海运图记》、《春秋日食考》等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艺文志》都不载《孟子外书》。《

  • 贞复堂集

    十三卷。清黄潆之(约1891前后在世)撰。黄潆之字杭荪,湖南善化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光绪二年(1876)进士,官吏部主事。本书系作者卒后,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。卷一为《劫余集》,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;

  • 独学庐初稿

    十三卷。《二稿》十一卷。《三稿》十一卷。《四稿》九卷。《五稿》二卷。清石韫玉(1756-1837)撰。石韫玉,字执如,号琢棠,又号花韵庵主人,又称独学老人。江苏吴县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中一甲一

  • 步姜词

    二卷。清胡元仪(生卒年未详)撰。胡元仪著有《毛诗谱》。所谓步姜,步趋白石道人之意。调皆臼石歌曲所有者,曲韵仍旧,但题意翻新。词之宫谱既亡,不得不以平仄句读论词律,若并此而不言,则亦何取于词名。白石最为

  • 随扈纪行诗存

    二卷。清蒋廷黻(约1905前后在世)撰。蒋廷黻,字盥庐,号稚鹤,浙江海宁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光绪十六年(1890)进士。官吏部员外郎。宣统三年(1911)授广东韶州府知府,但未赴任。此编二卷。均辛丑(19

  • 帝鉴图说

    无卷数,明张居正、吕调阳撰。张居正(1525-1582),字叔大,号太岳。嘉靖进士,任庶吉士、翰林院编修,力主改革弊政,隆庆元年(1567年)进入内阁参预机务,万历元年(1573年)任内阁首辅,在任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