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宝砚斋诗词集

宝砚斋诗词集

五卷。清潘文熊(约1892前后在世)撰。潘文熊字质文,号幼南,江苏常熟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光绪三年(1877)进士,官刑部主事,改选扬州府学教授。本书为潘文熊遗集,卷一为《拙余吟稿》,卷二为《宝砚斋诗稿》,卷三为《易安吟稿》,卷四为《瘦石吟稿》卷五为词,亦以“拙余”,“易安”,“瘦石”名之。潘文熊古文宗法欧阳修、曾巩,诗诸体咸工。其诗气真体静,极清空淡荡之致,而五言尤胜。集中如《南冷消夏诗》五首,有“出处各有命,怀抱此丹心。道以自然贵,素位有余欢”句,闲适澹远,有陶、韦之遗韵。又云:“帝王法天道,德化运无迹。煦仁子义为,只觉怀抱窄。”则是于诗中谈王权德化的政治内容,有说理色彩。《维扬怀古》绝句云:“寂寂萧声明月夜,渡头只听上寒潮。”意境清幽可感。而《题石谷留耕图小影》云:“白首还家无长物,砚田贻后是心田。”借古事以伸今情,不啻自抒胸臆。邵松年序称,潘文熊品洁行芳,学问深邃,所为诗词,无不从性情中流出,洵非阿私所好。是书有常熟潘氏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弹剑草

    不分卷。明陈邦仪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邦仪,字开甫,江西高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崇祯中诸生。是编分二集。前集刻于崇祯三年(1630)。续集则崇祯十五年(1642)至十七年(1644)作。陈邦仪生当

  • 松陵文录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凌淦辑。凌淦,江苏吴江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辑吴江之文者,清初朱鹤龄《松陵文征》,仅登有关一邑掌故之文。余如顾有孝《松陵文起》、周延谔《吴江文粹》,其书皆无传。《文征》书虽存,而已残缺,

  • 仪礼释注

    二卷。清丁晏(1794-1876)撰。丁晏字俭卿,一字柘堂,号石亭居士,江苏山阳县(今江苏省淮安市)人。道光举人,力主禁烟,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。性嗜典籍,勤学不辍,生平笃好郑玄之学,对《诗笺》、《礼注

  • 藤阴札记

    无卷数。清孙承泽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承泽字耳北,号北海,益都(今属山东)人。明崇祯进士,任给事中。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,为四川防御使。入清,官至吏部左侍郎。著有《明辨录》、《学约续编》、《考正晚年定论》

  • 湖州词征

    三十卷,清朱孝臧(1857-1931)辑。朱孝臧生平事迹见《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》条。此集为其收编湖州地方历代词人作品之书。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,辖地相当于今浙江吴兴、德清、安吉、长兴等县。《湖州词征》根

  • 西游记

    二十卷一百回。明吴承恩(约1500-1582)撰。吴承恩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他出生在一个由“两世学官”而没落为商的家庭里,幼年时即“以文鸣于淮”,但在科举中屡次受挫,直到嘉靖二十

  • 呆斋集

    四十五卷。明刘定之(1409-1469)撰。刘定之,字主静。永新(今属江西)人。正统元年(1436)进士,授编修,累官至礼部左侍郎,多所建白,卒谥文安。著有《宋论》、《呆斋集》、《易经图释》等。是集分

  • 古今韵史

    十二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此书摭拾诸书隽语,分类编次,共十二卷,其中韵人二卷,韵事二卷,韵语三卷,韵诗二卷,韵词二卷,韵物一卷。皆以古事与明代人事参录,属《世说新语》之支流。其纤佻弥

  • 平回志

    八卷。杨毓秀撰。杨毓秀,字子坚,诸生,终身不仕。师从龚九曾、王螺州二人同学,龚、王与左宗棠过从甚密,左宗棠与二人时有书信往还谘商。杨毓秀遂据三人往来书牍,访求事实,撰为《平定陕西回匪志》二卷、《平定甘

  • 佛国记

    晋代竺法维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竺法维,很可能是晋代来华的一天竺沙门。所作《佛国记》一书,早已亡佚。《通典》卷一百九十三、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一百八十三、《水经注》卷一、《高僧传》卷二,均有引自《佛国记》一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