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寒村集

寒村集

① 四卷。明苏志皋(约1545前后在世)撰。苏志皋字德明,后号寒村,河北固安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官副都御史。著有《寒村集》。是集凡四卷。诗二卷、杂文二卷。据汪来后序称“尚有巡抚奏议十八卷,译语、画跋、恒言各一卷。”然以上四种,已均不传。其诗文亦多应酬之作。诗清丽,文平,无特色。此集四库已作存目。② 三十四卷。清郑梁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郑梁,字禹梅,一作字半人,号禹梅。慈溪(浙江慈溪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父郑溱与黄宗羲友善,故命郑梁师事黄宗羲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,授户部主事,官终高州知府。郑梁家藏书丰富,与范氏天一阁相媲美。郑梁擅画山水,晚年右臂麻痹,以左手画,更饶别致。尤工诗文,以《晓行诗》得名。诗近陈献章,文类归有光,极得其师黄宗羲的称赏。常以陈师道三十一岁见黄鲁直,自己也在三十一岁见黄宗羲为轶事,所以诗文都以《见黄稿》为首。是集诗分十一集,依次为《见黄稿诗删》五卷;《五丁诗稿》五卷;《安庸集》一卷;《玉堂集》一卷;《归省偶录》一卷;《还朝诗存》一卷;《玉堂后集》一卷;《宝善堂集》一卷;《白云轩集》一卷;《南行杂录》一卷;《高州诗集》二卷。文分四集,依次为《见黄稿》二卷。《五丁集》二卷;《安庸集》二卷;《寒村杂录》二卷,补一卷,又《半生亭集》一卷,《息尚编》四卷。本集为诗文合刊本,其文得之于黄宗羲者颇多,但功底较黄宗羲单薄,内涵较黄宗羲狭窄;其诗则走了旁门别径,他的作诗宗旨是“明朝诗学崔公甫,若语仙才拜定山”,因此他的诗大多是有韵的语录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《寒村集》三十六卷,但与实际卷数不符。有康熙年间刊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卫轩文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《诗集》五卷。《遗书》三卷。清方东树(1772-1851)撰。方东树,字植之,安徽桐城人。主治经史。受学于姚鼐,为桐城派作家,以反汉学为旗帜,极力宣扬程朱理学。曾谓

  • 周易折中

    二十二卷,清李光地等奉敕撰修。此书成于康熙五十四年(1715)。明永乐间胡广等奉敕修《周易传义大全》,大抵以宋董楷《周易传义附录》、元胡一桂《周易本义附录纂注》、胡炳文《周易本义通释》、董真卿《周易会

  • 韩内翰别集

    一卷。唐韩偓(884-914?)撰。韩偓,字致光,一作字致尧;小字冬郎,自号玉山樵人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十岁能诗。唐昭宗龙纪元年(889)擢进士第。天复中(901年)王溥荐为翰林学士,迁中书舍

  • 奇觚庼文集

    三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清叶昌炽(1847-1917)撰。叶昌炽字鞠裳,晚号缘督庐主人。江苏长洲(今吴县)人。光绪十六年(1890)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充会典馆帮总纂、国史馆提调,迁国子监司业、翰林院

  • 萧氏旌孝录

    一卷。清刘文淇(1789-1854)编辑。文淇字孟瞻,江苏仪征人,嘉庆优贡,著有《左传旧注疏证》等。该书记孝子萧日暎事迹。日暎,江苏江都人。其母病笃,日暎柱香告天,自刲肝二片,和药喂母,母病愈,日暎则

  • 孝经证要

    八卷。清叶向时撰。叶向时字竹庭,零陵(今属湖南)人。《孝经证要》依经立纲,附纲别目,搜罗古人好的言行,分经引证。宋稷辰《躬耻斋文抄》有《孝经证要》跋一篇,称该书“举古今,包小大,合本末,实有以阐之”。

  • 西学略述

    十卷。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撰。明清之际,首先由基督教会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,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,后来各地的同文馆及上海的制造局均设翻译馆,介绍翻译西学。1881年,艾约瑟任中国海关总税

  • 大学补遗

    一卷。清章钧撰。钧谓《大学》古本今本皆不全。古本于“未之有也”,下接“以此谓知本”二语作结,语意不贯。今本以“未之有也”作结,语意也未完。应以《中庸·哀公问政》章“内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”至末十五节补之

  • 金匮钩元

    见《金匮钩玄》。

  • 檀弓疑问

    一卷。清邵泰衢(生卒年不详)撰。泰衢字鹤亭,浙江钱塘人。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。精研礼学,兼明算术。著有《史记疑问》等。是书因《礼记》出自汉儒,而《檀弓》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,故摘其可疑者,逐条论证辨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