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明马一龙(1490-1562)撰。马一龙,字负图,一字应图,号孟河,溧阳(今江苏溧阳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中进士,官至国子监司业。马一龙辞官后,亲自从事农业生产,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,而那
三卷。宋庄绰撰,生卒年不详。庄绰字季裕,清源(今山西清徐)人,一说太原人。曾摄襄阳尉,并官于顺昌、澧州等处。他经历了北宋神宗、哲宗、徽宗、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,长期浮沉郡县,四处奔走,见闻广博,著述颇多
三卷。清张尔歧(1612-1678)撰。张尔歧,字稷若,号蒿庵。济阳(今属山东)人。明末诸生,入清后归隐乡里,以教授著述为乐。平生深研经学、理学,并以此闻名于世。亦能诗能文,诗文多描写乡居生活及旅游见
共四卷。其中《汇编》三卷,《续编》一卷。清德保(生卒年不详)编。德保,满洲正白旗人,姓索绰络氏,字仲容,一字润亭,号定圃,又号庞村。乾隆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卒谥文庄。著有《乐贤堂诗文抄》。是书系取梁周
一卷。清毛奇龄(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,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,当时流行的祀典,已将北郊改为北向,而太祖努尔哈赤、太宗皇太极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,仍然首东次西,与南郊相同,有改向之
十卷。清王引之(详见《经义述闻》)撰。本书写成于嘉庆元年(1798)。鉴于从汉以来,宗尚雅训,偏重实词,举凡实义所在,既明著之,而对于语助、虚词,往往略而不究,甚至以实词之义来解释,使文字扞格,语意不
四卷。一名《成都理乱记》。宋句延庆撰。句延庆,字昌裔,籍贯不详,曾任荣州应灵县令。《锦里耆旧传》记载王氏,孟氏占据蜀地之事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记此书共八卷;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记载:“开宝三年,秘书丞刘蔚
①十四卷。清陶澍修,万年淳撰。陶澍,详见《江苏水利全书》。万年淳,字弹峰,华容举人,博学多文。嘉庆二十年(1815),陶澎在都宫侍御时,有前长沙郡守沈廷瑛举叶世基所辑《洞庭湖志》稿,乞为划定。因巡城无
一卷。明王世懋(详见《却金传》)撰。是书主要记载王氏园圃中所有以及其所闻所见的花、果、蔬、瓜、豆、竹等花木、果品、蔬菜。主要以花为主,草木之类则从略。各记载其品目及其种植的方法。《续说郛》中载有此书,
见《儿女英雄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