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常州府志

常州府志

三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于琨修,陈玉璂纂。于琨,字景刘,清顺天府大兴(北京市大兴县)人,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、湖州府同知、福建盐运司运司,康熙二十九年升常州知府。陈玉璂,字赓明,号椒峰,武进人。康熙六年进士,官至中书舍人。著有《椒峰集》、《学文堂集》、《续毗陵人品记》、《三吴总志》、《耕烟词钞》等。常州为古毗陵郡,自宋教授邹补之始为《毗陵志》,其志散失已久。今所传者,宋咸淳《毗陵志》,明朱昱复续之,然犹用古郡名,至明正德八年(1513)张恺续修,始改为《常州志》。中经改代,至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知府于琨又续修而成此志。卷首为巡幸;卷一图考;卷二建置沿革;卷三星野,附以祥异;卷四山川;卷五疆域,附以形胜、城池、坊庙、乡都、河渠、横闸;卷六兵御;卷七水利;卷八户口,附田赋、徭里;卷九风俗;卷十物产;卷十一封系;卷十二公署;卷十三、四职官上、下;卷十五学校,附书院;卷十六、七选举一、二;卷十八坛迹,附祠庙、寺观;卷十九陵墓;卷二十古迹;卷二十一名宦;卷二十二至二十四人物一、二、三;卷二十五孝友,附行义;卷二十六列女;卷二十七隐逸;卷二十八流寓;卷二十九仙释;卷三十方伎;卷三十一至三十七艺文,其子目为赋、诗、诏、志、记、碑、杂著;卷三十八摭遗。志凡三十八卷。此志体制剪裁,具有法度,宋荦序称其“简而赅,详而不芜”,可称府志中佳作。有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刻本、清光绪十二年(1886)活字本附陆彦和校《勘记》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经质疑

    一卷。清代朱霈撰。朱霈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霈言读诗论世,必求其情事之有合,不可为古人所欺。故是书多自出新解。如谓《刈葛》非后妃之事,国君夫人祖衣象服,亦非污亵之具,盖太姒于服成之时,作为诗歌,以诲三

  • 杨忠愍集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,明杨继盛(1516-1555)撰。杨继盛,字仲芳,号椒山,容城(今属河北省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进士。历南京兵部右侍郎,因劾大将军仇鸾误国,贬官。后复起为刑部员外郎改兵部

  • 老莱子

    一卷。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。清马国翰辑。老莱子,楚隐士,生平与事迹均不详。据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记载:“或曰,老莱子亦楚人也,著书十五篇,言道家之用,与孔子同时云。”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,但又不能肯

  • 张文贞外集

    二卷。清张玉书撰。玉书字素存,号润甫。江苏丹徒人。生平详见《张文贞集》(辞目)。此集共二卷。其中序九篇,跋一篇,募疏一篇,祭文十七篇。盖当日编辑文集时所删,而后人掇拾刊行之。今观此集,其文多为应酬之作

  • 三忠集

    十四卷。明郭惟贤撰。郭惟贤,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。生卒年待考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。官至左副都御史,以忧归。起户部右侍郎,未上而卒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。前有万历二十二

  • 古文苑

    二十一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《书录解题》称:世传孙洙巨源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。所录诗赋杂文,自东周迄于南齐,凡二百六十余首,皆史传、《文选》所不载。然所录汉、魏诗文多从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删节之

  • 佚存丛书

    十七种,一百一十一卷,原题日本天瀑山人(林衡)辑。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,选择颇精,每书后附编者题跋,述其刊刻源流。据其自序云:“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,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,不为少也,因念其独存于我者,

  • 覆瓿草

    六卷。明林烃(约1575年前后在世)撰。林烃,字贞耀,福建闽县(今福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。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事迹见《明史·林瀚传》。著有《覆瓿草》。是集。凡六卷。首有王稚登

  • 御定执中成宪

    八卷。清爱新觉罗·胤祯(详见《御纂孝经集注》)敕撰。是书于雍正六年(1728)始撰,雍正十三年(1735)书成奏进,宣付武英殿校刊,乾隆三年(1738)完成,御制序文颁行。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

  • 雁山杂记

    一卷。明韩则愈撰。韩则愈字秋崖,河南鄢陵人。《雁山杂记》檀几丛书本,共一卷。兹篇谓雁山自宋代起逐渐扬名天下,其峰峦秀异,别具一种情态。然雁山土气薄,石皆骨立,开垟逼仄,故梵刹兴废不常,不能容众,或如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