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灵县补志

广灵县补志

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杨亦铭纂修。杨亦铭字鼎臣,河南商城人,出身优贡,光绪六年(1880)任广灵县知县。光绪六年,杨亦铭掌广灵,适奉檄修志。亦铭邀集众绅,商议补修之事。不久即设局,分派筹费,广询父老,编搜乡村,随采随录汇,亦铭裁定,历数月志成。《广灵县补志》光绪六年刻本。乾隆郭磊旧志,迄至光绪时已有一百二十余年,未有人增续。此编将乾隆十九年以后广灵之人物事迹,一一补述。其体例均从旧志。正如亦铭自序云:“修补之举,诚不容缓,乃广搜博访,或考遗踪,或采舆论,所得各事实,即于分门类下续入,无则阙之,纂成补志。体例一遵旧章,不敢妄为增删,尚有前志未载应行补遗,及已载尚须纠误。”可见,该书是专为增续旧本而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颂口义

    三卷。清庄述祖(详见《毛诗考证》)撰。庄氏治经重在大义,述祖承其家学,卷中所称闻之世父,即谓庄存与也。开篇论“清庙”之诗曰:“《清庙》之诗所以立人道之极,故欲使在位者遍闻之,明乎清庙之诗,然后知文王之

  • 青箱杂记

    十卷。宋吴处厚(?-约1093)撰。吴处厚字伯固,邵武(今福建邵武)人,皇祐五年(1053)进士,初为将作丞,历知汉阳军、安州、卫州。工诗,颇有唐人格意。《青箱杂记》所记皆当代杂事,又多有诗文评话。其

  • 大学讲义

    萧隐公撰。隐公原名炎,后称隐公,广东梅县人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《大学》,因操方言,听众不多,乃著此书。卷首附开讲通告,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。大意以为《大学》之道一

  • 易理汇参

    十二卷,清周馥撰。周馥字玉山,秋浦人,曾官直隶总督,卒谥慤慎。此书以程颐、朱熹的义理,陈抟、邵雍的数术说为原本,探讨《周易》易理。前八卷为正编,直接抄取《周易折中》的释解,用以发挥经义。后四卷为附篇末

  • 有官龟鉴

    十九卷。元苏霖(生卒年不详)撰。苏霖字子启,镇江(今属江苏)人。著有《书法钩元》,余事不详。此书主要采录前人服官事迹,编撰成书。全书共分四十类,皆以四字标题,如辅相君王、赞翼皇储、陈善闭邪、绳愆纠谬、

  • 书经节解

    二卷。清蒋绍宗撰。在书的卷首有蒋绍宗的“自序”、“总论”和“读书偶记”。上卷是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,下卷是《周书》。蒋绍宗此书也攻击伪《古文尚书》,但不依附梅鷟、阎若璩之说,而专就《今文尚书》

  • 山堂考索

    又名《群书考索》,前集六十六卷,后集六十五卷,续集五十六卷,别集二十五卷。宋章如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如愚字俊卿,室号山堂。婺州金华(今属浙江)人。庆元中登进士第。初授国子博士,后出知贵州。开禧初年被

  • 吕氏春秋平议

    三卷。清俞樾(1821-1906)撰。樾字阴甫,浙江德清人。《吕氏春秋平议》为樾《诸子平议》之第十种。在这部书里,樾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,如《贵公篇》“大疱不豆”,豆读为剅,《先己篇》“故事莫功焉”,训

  • 五经总类

    四十卷。明张云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云鸾字羽臣,号泰岩,无锡人。此本采五经及《周礼》、《孝经》之语,分门排次。共分为七十二类,分上下二集。自跋谓大要不外经济、学术两端。上集为经济,下集为学术。观其目次

  • 夏时考

    一卷。清安吉(生卒年不详)撰,安吉,字汇占,无锡人,乾隆举人;闭户穷经,兼深音学;以叶韵为非,以为韵有古今,无所用叶。著有此书及《韵准》。是书共六卷,为读《夏小正》考定十二月之节候,读《尧典》考定四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