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庄子王氏注

庄子王氏注

二卷。清王闿运(详见《周易说》)撰。《庄子》一书,原无内外杂之分,经汉刘向、晋司马彪的研究,始分内外杂及解说共五十二篇。以后又有崔譔注十卷、内七、外二十,无杂共二十七篇;郭象注十卷,内七、外十五、杂十一共三十三篇。以后学者多依郭象注本。王闿运注《庄子》分为上下二卷,自序宣称独尊崔注本,但他所收只有九篇,与崔譔注本篇数卷数都不相符。其书列《天下篇》于首,以为是《庄子》之序,又列《寓言篇》于次,以为是庄子自序。再列《逍遥游》至《应帝王》等内七篇为正文。并将《人间世》以前定为上卷,《德充符》以后作为下卷。其余外杂等篇全被删去。其注解多以己意而不尽依旧注。由于各人所见不同,王氏注文且勿论,但就其分卷置序芟薙而言,则颇为不妥。清代已有林屋洞《古今南华内篇讲录》,以《寓言》为前序,以《天下》为后序及张世荦《南华模象记》以《天下》为庄子自序之说,已被学者斥之为不合古书体例。王闿运又如此置序,实为今体而不合古例。后世学者认为此书许多注文不足取,但也不无可用之处,其后学者武延续就常引其说。现存长沙王氏刻本,清刻《湘绮楼全书》本、湖南思贤书局本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大传礼征

    五卷。清刘鑫耀撰。刘鑫耀字楚金,湖南湘潭人,生卒年不详。本书以《尚书大传》为伏生口授,其中多三代礼,后儒无类次之者,所以刘氏依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“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”五礼之目,以及《尚书·尧典》修

  • 通纪

    即《通历》。

  • 汪直传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汪直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明嘉靖中,据五岛引倭兵入寇,后被浙江总督胡宗宪以计诱杀。本书即记载这一事件始末经过,为研究明代倭寇事件较为重要的史料。有《借月山房汇抄》(嘉庆本、景嘉庆本)第

  • 王筠校本说文解字篆韵谱

    五卷。清王筠校。王筠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句读》。此乃王筠《说文韵谱校》的稿本。王氏以其所得的李雨村刻本为底本,校以翁方纲校本。其篆字之误者,皆据大徐本改之,而别录脱文、羡文于后。韵字错见者,皆注其本字之

  • 大唐开元占经

    见《唐开元占经》。

  • 读说文序表记

    一卷。清姚凯元撰。姚氏生平参见《说文问疏证》。是书专记两徐《说文》序表之异同。序指许慎之前后序,表指许冲所上表。记其在二徐本中的异同,以之互订,是有必要的。然姚氏此书,收录颇不完备,无所创获,不过是附

  • 衡阳县志

    ①四十卷,首一卷。清阎肇烺等修,马倚元等纂。阎肇烺,昌乐人,曾任衡阳县知县。马倚元,邑人,曾任广东钦州知州、翰林院庶吉士。衡阳县志,康熙年间曾两修,雍正年间再修,至乾隆年间知县陶易则已四修。此志则续陶

  • 清续修国子监志

    八十二卷。清文庆等奉敕修。文庆(?-1856),姓费莫氏,字孔修,满洲镶红旗人。道光进士,后任兵部尚书,咸丰朝官至军机大臣。该书于道光十二年(1832年)十二月初奉敕纂修,至十四年七月修成,共分为十二

  • 乐谱集解

    一卷。隋萧吉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萧吉字文休,梁武帝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孙。其博学善思,精于阴阳算术,《隋书·艺术》有传,称其著有《金海相经要录》、《宅经》、《葬经》、《乐谱》等。《乐谱》即《乐谱集

  • 白门草

    二卷。明丁肇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肇亨,字茂嘉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丁元复之子。是编前有崇祯三年(1630)国子监司业经筵日讲官陈仁锡及崇祯五年(1632)闽观察使用绍芳所作序文。上卷为五七言律、绝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