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忻州志

忻州志

①六卷。清周人龙原本,窦谷邃增订。窦谷邃,河南柘城县人,出身举人,乾隆九年(1744)由应州知州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。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州杨维获。历一百五十余年而有此本。此本原为前牧津门周人龙修,周人龙升任他所后,潞安李司马摄篆谋授剞劂,则未果。窦谷邃掌知州后,以周人龙稿本为蓝本,广搜博咨,删繁而补缺,遂成此志。《忻州志》乾隆十二年(1747)刻本。此志全编所述,为本州一域之事。所属二县,仅于沿革绘图中,略为识别,其余均未编录,殊乖于直隶州志体例。此外,各类所述亦有混淆不清处,如山川目中,记载了赤石谷、薛云谷等,而赤石谷,薛云谷应入关隘。而关隘中则记载白马山、云中山等,使人读之,山、谷不分之感。②四十二卷。清方戊昌修,方渊如纂。方戍昌,河南杞县人,祖籍安徽桐城县人。咸丰十年(1860)恩贡,因军功保举知县,历任曲沃、潞城、闻喜、河津、临晋、阳曲知县。光绪四年(1878),升补忻州知州。方渊如字深甫,安徽桐城人,太学生。按忻州自雍正二年(1724)升为直隶州后,在乾隆十二年知州窦谷邃增订一次,其书仅六卷,较为简陋,而其所述仅限于本州,不涉及隶属二县。光绪四年,方戊昌掌忻州,适晋省檄文饬修州志,方戊昌见州志失修一百三十余年,于是聘前借补蒲县训导郝春龄、赵培元总司局事,并延请方渊如加以润色。历二年告竣。《忻州志》光绪六年(1880)刻本。全书四十二卷,分八类,为:舆地志:舆图,星野,疆域,沿革,形胜,山川附水利,古迹附坊表、丘墓,风俗附物产;建置志:城池,公廨,学校附书院、义学,武备附墩铺,乡都附集镇,驿传附铺递,关隘附堡寨、桥梁,寺观附养济院、义地;食货志:丁赋附仓储、税课;典礼志:祀典,坛庙,宾兴;官司志:职官,名宦;人物志:荐举,封爵,封赠附世职,笃行,文苑,科第附五贡,武科,贤良,仕籍附武阶、捐纳,忠烈,孝义,隐逸,列女(淑德、贞烈、孝妇、孝女、节孝);艺文志:艺文(奏议、赞辨、记序、传跋、碑志表、碣、诗、赋);杂志:灾祥,侨寓,附记,仙释。此编除增续外,对旧志应载而漏载者、一事而重复记述者、或应列此而载彼者,尚能详稽博采,补其缺略,删其繁芜,以趋详整,较旧志完备。唯各类载述,仍不涉及所属二县,仅在赋税、仓储二目中载列之,综观全编,有违州志体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本考

    五卷。李言恭、郝杰编撰。李言恭,字惟寅,号青莲居士。岐阳武靖王文忠之裔,盱眙人。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,守备南京。郝杰(1530-1600),字彦辅,号少泉。蔚州人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进士。授行人,

  • 杨氏易传

    二十卷。杨简撰。杨简字敬仲,学者称慈湖先生。生卒年不详。南宋慈溪(今浙江慈溪)人。乾道五年(1169年)进士,为官清正,深得民心,历任富阳主薄、知乐平县、国子博士、秘书郎、知温州等职,官终宝谟阁学士。

  • 怀朱山房吉金图

    二卷。清曹载奎。曹载奎,字秋舫。以其家藏商周泰汉古器铭文及图谱,编成此帖,于道光十九年(1839)刻成。据其跋所说,摹文者为王石香,绘图者为吴运卿,刻石者为吴松泉,张叔未题额并作序。序中说,原宋代薛氏

  • 苏斋述学

    一卷。近人钱文霈撰。文霈字汝霖,江苏元和(今江苏省吴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篇首有自序,言考据之学,贵以古书证古书,能会其通,绝不参以臆说。书中所列条目,有的是对前人的误解予以辨正,有的是从各

  • 鹿洲公案

    二卷。清蓝鼎元(详见《平台纪略》)撰。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,共计24篇。蓝鼎元号“鹿洲”,故名。有《鹿洲全集》本。

  • 周易属辞

    十二卷。清萧光远撰。光远字吉堂,贵州遵义人,道光举人。其专取经文观玩,因将同句、同字、同旁、同音及不同字,分汇抄集,又以全易一千三百余字,据《说文解字》逐一比勘,编成易例易注若干卷。后分成《属辞》十二

  • 思辨录辑要

    三十五卷。清陆世仪(1611-1672)撰。世仪字道威,号桴亭,太仓(今江苏省太仓县)人。尝从刘宗周问学。明亡,隐居讲学,历主东林、毗陵、太仓诸书院。著有《宗祭礼》、《三吴水利志》、《书鉴》、《诗鉴》

  • 苕香楼诗集

    一卷。清许淑贞撰。许淑贞,生卒年不详,字兰仙,贵州金筑(今贵阳)人,许秀贞之妹,都匀陶允升之妻。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(1846)宝翰楼刊本。附于许秀贞《枣香山房诗集》之后。

  • 考古辞宗

    二十卷。明况叔祺(生卒年不详)编。况叔祺字吉甫,高安(今属江西)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。官至贵州提学佥事。本书以浦南金所编《修辞指南》为蓝本,而增抄《文选》双字类要于各类之下。一切分目体例及每类的前半部

  • 鉴湖诗说

    四卷。明陈元亮撰。元亮字寅倩,山阴(今属浙江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是书乃乡塾讲章。其凡例有十:一曰尊经,二曰从注,三曰存序,四曰辨俗,五曰标新,六曰考古,七曰博物,八曰章旨,九曰节解,十曰集说。其所取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