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敷文郑氏书说

敷文郑氏书说

①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② 一卷。宋郑朴撰。郑朴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。郑朴所撰之《敷文郑氏书说》一卷,以札记体的形式,又以《尚书》事实,或提出疑问,或谈自己的一些心得,于各条分别立论,共有二十余事。所涉及的内容,从《尧典》开始,一直到《立政》、《吕刑》,共有二帝、三王之大政要典。郑朴皆独抒己见,大胆地阐发自己的观点。郑氏所论,能不拘泥于前人陈说,实属难得。书中虽多平庸之论,其中也偶有精采的分析。书前有李调元后序,李调元对郑氏此书,大加褒扬。李氏云:“《书》自孔子刊定,所存百篇,帝王之规范悉备。不幸火于秦,传注于汉,而尧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传授之奥旨,与夫皋、益、伊、傅、周、召警戒之微机,虽老师宿儒无所考证。……而敷文郑公……探圣贤之心于千载之下,识孔子之意于百篇之中,虽不章解句释,而抽关启钥,发精微之蕴,深功极至,要皆诸儒议论之所未及,亦可谓深于书者矣。”恐有过誉之嫌。本书有函海本刊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礼李氏音

    一卷。晋李轨(?-619)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李轨有《周易音》,已著录。李氏《周礼音》既有古音,亦有转音,除为郑(玄)注作音外,亦为杜子春、二郑作音。作古音者,如《春官·序官》“乃立春官宗伯”,先郑注,

  • 春秋三传辩疑

    二十卷。元程端学(详见《春秋本义》)撰。此书以攻驳三传为主,凡程氏认为三传有可疑者,皆摘录经文传文而引诸儒之说疏辩干下。不信三传之风创于唐啖助、赵匡,而韩愈亦有“《春秋》三传束高阁,独抱遗经究始终”之

  • 辰州府志

    八卷,明马协修,吴瑞登纂。马协,字寅所,陕西同州人,举人,曾任辰州府知府。吴瑞登,字云卿,江苏武进人,曾任辰州通判。《辰州府志》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刻本,共八卷。无凡例,卷端仅钱春、吴瑞登两序以

  • 古文春秋左传

    十二卷。宋王应麟(详见《周易郑康成注》)撰。该书又名《春秋左氏传贾服注》。作者辑录汉代经学家贾逵、服虔对《左传》的阐释,对于学者研究杜预以前的旧说,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该书有旧抄本传世。

  • 卧象山房集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清李澄中(1629-1700)撰。作者生平见《白云村集》(辞目)。本集为赋一卷,文一卷,诗一卷,附《滇南集》一卷,《艮斋文选》一卷,其诗学习明朝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,但观其集中作品

  • 礼运注

    一卷。清康有为(1858-1927)撰。有为,字广厦,号长素,又号更生,学者称其为南海先生。早年受业于名儒朱九江,1888年赴京应试,上书光绪帝,建议变法图存,未能上达,后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讲学,189

  • 古文品外录

    十二卷。明陈继儒(1558-1630)编。陈继儒字仲醇,号眉公,一号麋公。华亭(上海松江)人。其二十一岁补诸生,二十八岁弃去。退隐小昆山,世称“山中宰相”。其著述甚富。有《邵康节外纪》等。此书选自秦、

  • 新宁州志

    六卷首一卷,清戴焕南修,张灿奎纂。戴焕南,字杞山,湖南宁乡县人。光绪三年(1877)任新宁州知州。张灿奎,字星弧,广西龙州县人,同治四年(1865)举人,光绪二年(1876)任新宁州学正。旧志创修于道

  • 春秋例表

    ① 一卷。清王闿运撰。该书编首有他的自序,认为孔子作《春秋》以拨乱反正,进退褒贬,生死存亡,都在三科之中;而且一予一夺,不出一字,一美一恶,不嫌同词;可惜后世作传者观听不决,守文失据,顾此失彼,以无为

  • 问礼俗

    一卷。魏董勋(其事迹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此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作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亦作十卷,盖至唐时,其书犹完存,今则佚矣。马国翰从张华《神异经注》、杜公瞻《荆楚岁时记注》、周处《风土记》、《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