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桐华阁文集

桐华阁文集

十二卷。清杜贵墀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杜贵墀,字仲丹,湖南巴陵人。光绪元年(1875)举人。道咸之际,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。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,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,而见道之笃、涉学之博则有过之。本书为杜贵墀卒后,其孙杜耀圭请湘阴郭焯莹编定付刻。计文一百二十首,其中自为“说”者一百〇三首,代人之作十七首。其卷二《婿再娶不得为吾女说》、卷三《归黄贞姑丧主议》,论及封建伦理,持论有合于当世之见。杜贵墀著有《典礼质疑》一书,颇为士林称许,于丧礼之学,夙所究心。卷二《鲁子敬论》认为,子敬劝孙权借荆州于先主,非为蜀不为吴,乃欲多曹操之敌以自为树党,斥权论子敬称劝借地先主是其一短者为非。甚有识见。至于卷一《为谭巡抚请崇实学疏》,力言同治以后从事西学者之无效,则滞为书生迂阔之谈。杜贵墀虽颇能考证,行文亦时有失检之疏。如卷八《赠谢君左侯序》谈到“道光后元间”这一时间概念,旨指不清,有违史家与史实;卷九《诰封中宪大夫冯君墓表》称许石云之书入储四库,实则仅入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之存目,与著录者有别,更不足为许氏博经之征;殊为失考。又如卷五《湘輶丛刻》叙及湘南学政吴树梅奏进之词,并非诏谕,竟用“草莽臣杜贵墀伏读再四”之词,亦失无礼。然全书持论笃实,可取处居多。此书有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杜耀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浙輶轩录

    四十卷。《补遗》十卷。清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号芸台,江苏仪征人。乾隆进士。官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。此录作者序云:余督学渐江时辑《淮海英灵集》成,盖江淮间一郡之诗,采

  • 十三经札记

    二十二卷。清朱亦栋撰。亦栋原名芹,字碧山,浙江上虞人。此书虽然也依循考据家的途轨,但深信东晋古文尚书。对于《胤征》、《伊训》、《说命》等俱列于篇,且谓武成本无错简,孔氏《书传》由来已久。例如,《说文》

  • 周礼军赋说

    四卷。清王鸣盛(1722-1793)撰。王氏另有《尚书后案》,已著录。王氏从经、史、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、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,辑成此书。书凡四卷,卷一自总论《周礼》军赋,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、六乡、廛里

  • 说文本经答问

    二卷。清郑知同撰。郑氏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浅说》。是书因子弟之问,反复推详以明许书纲领。其大旨是:许君之学至清代而大显,有段氏作注而益昌明,其所阐证于故训经义,贯穿精博处,独有千古,自是绝作,学者取之不

  • 京畿金石考

    二卷。清孙星衍撰。孙星衍(1753-1818),字渊如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,经学家。官至山东督粮道。所学较广,对经史、文字、音韵、诸子百家、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。工篆隶,精校勘,擅诗文。主要著作有:《

  • 仁节遗稿

    不分卷。明陶琬撰。陶琬,字稚圭,号别峰,江苏昆山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崇祯末诸生。明亡,殉节死。是集为邑人柴源岷所编。陶琬之学以佛为宗,其诗文多类禅偈,不出李贽、屠龙之习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。

  •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

    六卷,谷应泰著。谷应泰见《明史纪事本末》条,又有《明史纪事本末备遗》二册,内分“辽左兵端”、“熊王功罪”、“插汉寇边”、“毛帅东江”、“宁锦战守”、“东兵入□”六篇,着重叙述明清关系。后来,以此六篇关

  •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

    见《雨花香》。

  • 济南先生师友谈记

    见《师友谈记》。

  • 书经说

    四卷。清陈世熔撰。此书说今、古文,认为古文并没有把《舜典》和《大禹谟》分开,今文也没有把《顾命》与《康王之诰》合在一起,这都是刘歆的《七略》把它们搞乱了。汉哀帝初年,刘歆领校秘书,阿附王莽,凡所窜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