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洛阳伽蓝记合校本

洛阳伽蓝记合校本

五卷,附序跋一卷,集证一卷,本文一卷。清张宗祥编校。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旧仅有明刊本,《四库总目提要》据刘知几《史通补注》录。杨衒之原书自有注,顾广圻从而和之,欲依《水经注》例,为之厘析。此后吴若准、唐晏据顾广圻绪论,分析本文子注,并据各本,补注事实。吴若准所定本文,仅占子注的二十分之一。唐晏纠正,本文子注,也仅占子注的十分之一。张宗祥称杨街之书所具史材,当不如此。主张用无如隐以前古本勘正,不应拘泥于顾广圻之论,强为分析,以致蹈明代人士窜改古籍之覆辙,可谓卓识。是本依旧第,取各本,记注文字异同,间加考释。附录序跋一卷,收入《四库总目提要》、毛晋、王漠、毛扆、顾广圻、朱紫贵、吴若准、李葆恂、袁廷梼、唐晏等人关于伽蓝记的序跋。便于检阅。集证一卷,录自吴若准《洛阳伽蓝记集证》,以杨街之的自序,别为补正数事。正文一卷,集吴若准、唐晏之书所析出本文而成。张宗祥因本文子注厘析不易,吴、唐二书俱有违失,故循旧本编第。仅校正文句而已。有此而后各本得失,展卷了然。是本不足之处,张宗祥所取者大都限于伽蓝记各本。如用六朝旧籍及释经、僧传、金石文字互为比勘,必有更多新义。例卷五末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一语,张宗祥依旧本合校为关口,不加更改。实际关口乃阙口之讹。又伽蓝记见收于《永乐大典》,现《真字韵》尚存三十余条,其时代更早于如隐本,皆可供勘校之助。至于卷五所录宋《云惠生行记》,如今中外学者颇多考证,宜作伽蓝记新注时收入。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据稿本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象数钩深图

    三卷。清张文炳撰。张文炳字明德,绛州人。康熙中以实录馆供事议叙,授高唐州州判,终于泗州知州。近代胥吏能著书的,只有张文炳和泰安的聂鈫。该编称以成氏《五经讲义》为蓝本而作,没有著其名。通志堂所刻的经解都

  • 楷法溯源

    十四卷。清杨存辑录,杨守敬编次。杨存,生卒年不详,字孺初,广东文昌(今属海南)人。杨守敬(1839-1941),字惺吾,别署邻苏,湖北宜都(今湖北省南部、长江南岸一带)人。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

  • 左恪靖奏稿初编

    三十八卷,续编九十六卷。清左宗棠(1812-1885)撰。左宗棠,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举人,官翰林院编修。曾随曾国藩编练湘军,历任浙江巡抚,闽浙总督,陕甘总督。先后镇压太平军、捻军和回民起义。授协

  • 夏小正校正

    二卷。清孙星衍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辞条)撰。书首有自序,略言:“夏时古书,存者惟《尚书·禹贡》、《甘誓》及《山海经》,(今晋梅赜所造《五子之歌》《允征》,后刘炫所造《连山》,皆不足征)。孔子欲行夏

  • 高苑县续志

    十卷。清古今誉修,刘大量纂。古今誉字蜚声,宛平(今北京丰台区)人,岁贡出身,康熙四十三年(1740)任高苑县知县。刘大量,长白人,邑教谕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),古今誉乃集邑中绅士耆旧,采访遗闻,增

  • 周易倚数录

    三卷。清杨履泰撰。杨履泰字子字。丹徒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举人。作者认为要探得周易之真谛,必须象、数、理三者结合求证。历史上汉儒尚象、宋儒尚理,而没有言数专家。于是作者依据《大传》“参天市地而倚数

  • 桧亭集

    九卷。元丁复撰。复字仲容。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不求仕进,放情诗酒,浪迹江淮。晚年卜居金陵城北。平生所著甚多,但脱稿即弃,因而多散佚。其婿饶介之及门人李谨之各据所得搜辑成帙。介之所编称集,谨

  • 八识规矩颂

    一卷。唐代玄奘(600-664)撰。玄奘,俗姓陈,本名曰祎,河南洛州缑氏县(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)人。他的曾祖、祖父都是官僚,到他父亲陈惠,却潜心儒学已不再为官了。少时因家境困难,跟他二兄长捷法师住洛阳

  • 餐霞楼轶稿

    二卷。清左白玉(1820-1856)撰。左白玉,字小莲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,虞山大令言良玺之妻。清代画家,诗人。多才多艺。此书前有同治五年(1866)上谕全、邵亨豫所写奏言,有秦树声、孙葆田,谢、阮

  • 觅灯因话

    二卷。明邵景詹撰。邵景詹号自好子,明万历时人,生卒年不详。《觅灯因话》为仿效瞿佑《剪灯新话》所作的传奇小说集。作者在书前小引中说,与客人一起阅《剪灯新话》,随后客人讲了一些耳闻目见的古今秘闻,择录下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