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河书画舫

清河书画舫

十二卷。明张丑(1577-1643)撰。张丑原名谦德,字叔益,后改名丑。字青甫、号米庵。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张丑善鉴藏,知书画。除此书外还著有《真迹日录》、《法书名画见闻表》、《南阳法书表》、《清河书画表》等。张丑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得米芾《宝章待访录》墨迹,所以名其室为“宝米轩”,号米庵亦起于此时。第二年,即万历四十四年(1616)成此书,书名“书画舫”是取自黄庭坚诗“米家书画船”一句,前冠以清河是张氏郡望。此书记叙张丑所藏和所见的作品,抄录历代有关名画,法书的诗文、题跋等,同时作评论与考证。一些作品录有款识,印记。书中内容的排列次序是按朝代而排,朝代之下列书、画名家,名下列作品名,或一或多。朝代是从三国开始,至明代止。计一百余人,其中三国二人,晋十人,南北朝五人,唐二十八人,五代五人,北宋二十四人,南宋十一人,元五人,明七人。基本涉及了三国至明的著名书画家及其名作。此书最后一卷为“鉴古百一诗”,是张丑自作,其中“米庵题壁绝句”二十首,“铭心籍”八十一首。共一百零一首。书的体例是仿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。此书的考证,多纠历代鉴赏家之疏谬,如《宋史·米芾传》称米芾卒时年四十八,但世间多流传其四十八岁以后真迹,张丑便在此书中证明米芾是于皇竑三年辛卯(1051)生,于大观元年丁亥(1107)卒,年五十七岁,正于米芾印记“辛卯米芾”四字相合。书中的其它考证亦多有可据。另外,此书中亦有些不完善处,如书中所载题跋也有不是张丑亲见的,而是从以前其它诸家文集中录入的。还有未见其作品,据传闻编入的。书中的书、画的标名也有失落者,如第三卷中的顾野王,第五卷中的李阳冰、杜牧、苏灵芝等。大概是辗转传写中丢掉。但总的来说,此书瑕不掩瑜,张丑家四世收藏,于前代卷轴,听见特广。自此书行世后至今,收藏家多资以验证真伪。《四库全书》所采浙江鲍士恭刊本于第九卷末附有米芾《宝章待访录》,第十二卷附文天祥手札,皆非原书所有。鲍氏刊本不分卷数,但以“莺嘴啄红花溜,燕尾点破绿皱”十二次标为次序。乃是仿用宋代谢仿得之《文章轨范》以“王侯将相有种乎”七字编七册之例。《四库全书》著录时,削去鲍氏十二字排卷,仍以十二卷排之。此书其它版本有池北草堂刊本、乾隆中鲍氏知不斋与清秘藏合刻巾箱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觉迷蠡测

    三卷。明朝管志道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除此书外,还撰有《孟义订测》已著录。《剩言》一卷、《附录》一卷。《觉迷蠡测》一书,旨在阐发佛理。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,书展“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

  • 乌石山

    九卷。清刘永松、郭柏苍撰。刘永松字筠川,福建侯官人。郭柏苍,字兼秋,福建侯官(今属福州)人。乌石山在福州府城西南隅,属侯官县。高一千一百余尺,周三千三百余尺。前拱海门,旁俯城市。其与九仙山、越王山被时

  • 生辰纲

    清金蕉云撰。金蕉云,生平不详。此剧演《水浒传》晁盖劫取生辰纲一段故事。共四节,一曰《英雄迫》,演林冲梁山入伙及杨志东京卖刀事。二曰《双雄斗》,演杨志与周谨、索超斗将,后为蔡京贺生辰,杨志押送生辰纲事。

  • 南行诗草

    富察敦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富察敦崇,满族。此集为北京文德堂宣统三年(1911)刻本。前有作者《自序》。据《自序》称,:“从宣统二年春,往直隶、江宁、察哈、保定、顺德、武昌、汉阳、苏州、上海调查军政、防

  • 浦城县志

    十三卷,清李藩修,林鸿等纂。李藩,曾任浦城县知县。浦城有志始于明成化。板本无存。后再修于万历三十七年黎民范。三修于顺治七年李葆贞。李藩任县令后,热心修志事。采众说,摭遗事,广为搜讨,又纂成此书。乾隆八

  • 熙朝宰辅录

    二卷。清潘世恩(生卒年未详)撰,沈桂芬续编。世恩字槐堂,号芝轩,吴县(今苏州市)人,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进士,官至军机大臣,武英殿大学士,谥文恭。桂芬字经笙,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,道光二十七年(

  • 明儒言行录

    《正录》十卷,《续录》二卷,并为清沈佳撰。沈佳字昭嗣,号复斋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五十七年(1718)进士,官至安化知县。师从于汤斌,然斌参酌于朱熹、陆九渊之间,佳则一宗朱熹。平生著

  • 暑窗臆说

    二卷。清王钺(详见《粤游日记》)撰。本书是王钺阅读明代陶珽《续说郛》的有感笔记,乃《世德堂遗书》第四种。王钺自序称:酷暑三伏,挥汗如雨,取架上明人小说百余种,随读随记而成。《辩莘野纂闻》记刘球事。《剿

  • 兵法圆机

    见《兵经》。

  • 乐经集注

    二卷。明张凤翔撰。张凤翔有《礼经集注》已著录。是书取用《礼记·春官大司乐》以下三十官为乐经,他说汉代窦公所献的古乐经内容与《大司乐》相同。他用二十官之义证之注疏,且以为很恰当。其文义玄奥,与宋、元诸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