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卷。清许珩撰。许珩另有《周礼注疏献疑》,已著录。书首有严荣序,介绍此书大概,言“五官中自《丧祝》略为删节,《考工记》一篇则全录之。注以两郑为主,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,而间附以己见,为《周礼经注节钞》六
十四卷。补遗 二卷。清鲍康、李佐贤合编。李佐贤,详见《古泉汇》条。鲍康,字子年,安徽歙县人。官四川夔州知府。本书乃为续李氏《古泉汇》而作。前有鲍康二序,末有李佐贤跋。各集前为目录,次为凡例,及历代著录
三十卷,首二卷,末一卷。清汪祖绶等修,熊其英、邱式金纂。汪祖绶,清光绪初年知事青浦县。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,王圻纂有《青浦县志》八卷,仅存四卷。清乾隆五十三年(1788),王昶续纂之,至光绪五年
八卷。明李绍文撰。李绍文,字节之,华亭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,约明神宗万历中(1596年前后)在世,生平亦无考。是书全仿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,其三十六门亦仍其旧。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,自明初迄于嘉隆。前有释
见《交友论》。
十卷。明卢之颐(详见《痎疟论疏》)撰。此书是卢氏在其父所作的《本草纲目博议》一书的基础上,历时十八年增补而成。乘为四数,每药之下原有核、参、衍、断四项说明,故称之为乘;称为半偈,是因此书于明末兵燹,原
①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刘显功纂修。刘显功,字允公,汉军镶黄旗人,荫生,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官宜都知县。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,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知县经世文,其书已久不传。
八卷,清夏敬颐修,王仁钟修,梁吉祥纂。夏敬颐,字养泉,江西新建县人,监生,时任浔州知府。王仁钟,江苏吴县人,供事,光绪十九年(1893)任贵县知县。梁吉祥,字崧生,广西贵县人,光绪八年(1885)优贡
一卷。清方显(?-1741)撰。方显,字敬斋、周谟,巴陵(今湖南岳阳)人。历任湘乡县教谕、广西恭城知县、贵州镇远知府、贵州按察使、四川布政使、巡抚。该书载作者奉命讨苗事。雍正四年(1726),贵州苗族
一百三十八种,二千八百九十一卷。清高宗敕辑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,命金简(详见《武英殿聚珍版程式》)掌其事。武英殿为清宫殿名,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,“聚珍”二字则为高宗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