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番禺县志

番禺县志

二十卷,清任果、常德修,檀萃、凌鱼总纂。常德,满洲正黄旗人,举人,乾隆三十九年任(1774)番禺知县。檀萃(?一1802),字岂田,号默斋,安徽望江(今江苏金坛)人,乾隆二十六年(1762)进士,在云南任官20年,曾任禄劝县知县、省会育林书院山长等职。其兴农劝学、辑史修志,对云南的教育文化事业颇有贡献。著有《滇海虞衡志》十三卷,纂修《元谋县志》(又名《华竹新编》)、《禄劝县志》(又名《农部琐录》)、《滇南山水纲目考》、《诏史补》、《茂隆厂记》等。凌鱼,字西陂,号沧州,广东番禺人,乾隆十三年(1748)进士,历任湖南桂阳、昭陵、醴陵知县。廉介明敏,案无留牍。纂志书《桂阳县志》、《番禺县志》、《揭阳县志》,均考核详明。番禺,位南海都会,殷富繁盛,称岭外名区。先前有《广南地志》,如王节之《广春秋》、裴渊顾《广州记》、郑洪《番禺杂记》、马拙《番禺纪异》、王德连《番禺记》皆失传。自明万历四十年(1612)县令郑升创县志后,历任县令续增重辑,多遗漏无与体裁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大修天下图籍,知县任果奉谕奉聘凌鱼于是年六月始续修县志,次年任果离任,常德承之,汇集八月志成,时乾隆三十九年(1774)。全书共二十卷,分为:舆图、沿革、星纪、山水、古迹、建置、学校、典礼、赋役、兵防、秩官、名宦、选举、庶职、人物、列女、风俗、事记、艺义、杂记、方外二十门。该志是在前志基础上删繁补缺,增补大量人物,仿雍正《广东通志》编例。编纂过程,参考诸家文集,六房书史义案,资料之多,堪称详博。该志特点:一、考证番禺县,自秦汉以来,虽仍旧称,然地域广阔,诸多沿革。汉分增城,晋分宝安,梁分南海,宋、明分顺德、从化,清分花县、三水,均属番禺旧地,虽称号不变,但已迁变,览此志沿革表,便可知其大概。二,艺文附书目,分别存佚,利于参考。不足之处:一、以时代纂辑,不再区分门类,则体例不完备。二、艺文类诗文过多,未予删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凌氏易林

    四卷。清凌堃撰。此书仅取乾、姤、同人、履四卦加以解释。每卦又分六十四卦,各用四言或五言、七言韵语说明。措词古奥,艰深晦涩,只是焦延寿《易林》摹仿而已。其后人曾有为其作注者。有《传经堂丛书》本。

  • 公安县志

    ①六卷,清杨之骈纂修。杨之骈,字锡山,一字仙田,安徽宿松县人,贡生,官公安县知县。公安县志,重修于康熙元年(1662)与九年(1670),之后知县何国栋延邑人毛寿登增订,未及卒业。杨之骈莅任,综其遗稿

  • 王司马集

    八卷。唐王建(766-?)撰。王建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诗人。官至太府寺丞、侍御史。鄙视营求科第,终生未举进士。贞元四、五年(778-789)至贞元十四、五年曾隐居山中十年,求仙修道。后经裴度

  • 毛诗词例举要详本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著有《毛诗词例举要》,发表在《国故》第一卷第二期,总共举出二十四例。后来发现的《毛诗词例举要》原稿中,共举出三十一个例,与《国故》上所发表的不同,文字是《国故》所刊登的十

  • 雅论

    二十六卷。明费经虞(1599-1671)撰。其子费密又有增补。费经虞,字仲若、号鲜民,四川新繁(今新都)人。费密详见《燕峰文钞》。是书详论历代之诗,凡二十六卷。分源本、体调、格式、制作、合论、工力、时

  • 西楼易说

    十八卷。清杨家洙撰。家洙字东川,安徽怀宁人,乾隆岁贡生,《安徽省志》、《怀宁县志》均有传。此书意欲补程朱之未备,其以朱子本义为宗,前八卷解经,卷九卷十解上下彖传,卷十一、十二解上下象传,卷十三解文言,

  • 海昌丛载

    三十三种,四十八卷。清羊复礼编。羊复礼字敦叔,号辛楣,浙江海宁人。同治年间举人,曾在刑部为官。羊复礼性好刊书,曾辑其乡人著作,得二十九家,成《海昌诗文丛钞》,后书版由陕西图书馆购得,民国六年(1917

  • 易生行谱例言

    无卷数。清末民初廖平撰。据光绪《井研志·艺文志》载,廖平曾著《易类生行谱》二卷,此书不用京氏八宫法,而是以每卦内三爻为生,外三爻为行,合生与行,每卦为一图,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。今原书不存。此书是其例言

  •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

    六卷 续七卷 再续三卷 三续六卷 清钱大昕撰。钱大昕,详见《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》条。钱大昕精研经史,尤嗜金石。本书所著录金石文字,始于三代,迄于宋元,共两千余种,经跋尾者八百六十余篇。当时每得二百余篇

  • 板桥杂记

    三卷。清余澹心撰。明末,名士集于江南,余澹心以闽侨人才,来游国学,遂迁居金陵。文酒之咽、丝竹之场,皆所亲历。春灯燕子,转瞬兴亡,回溯袭游,作此记,此记分三卷,上卷记雅游,中卷记丽品,下卷记轶事,卷端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