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禹贡说

禹贡说

① 一卷。明郑晓(详见《禹贡图说》)撰。其书有弟子徐允锡所作跋语,称其受业于晓,晓出此书稿予之。则该书似为举业、讲授而著。该书取《禹贡》原文加以诠释,注语多浅近。有些解释较为精确,清阎若璩著《潜丘札记》,于此书曾有所取。有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4)项皋谟刻本,今藏上海图书馆,另有明抄本,今藏北京图书馆。② 二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年)撰。魏源字默深,湖南邵阳人,道光进士,官至高邮知州。魏源为清代思想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曾从刘逢禄学《公羊春秋》,主张“通经致用”。主要著作有《古微堂集》、《元史新编》、《老子本义》、《诗古微》等,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《皇朝经世文编》。本书可能完成于《书古微》之前,其中所释如:“道山北”条,阳列附终南嬛物只有三条证据,而《书古微》中则有五条。只是书中有《禹贡贡赋》五篇以及释“江汉”为《书古微》所无。本书有同治六年(1867)广州碧珑馆本。③ 一卷。清倪文蔚撰。倪文蔚字豹岑,安徽望江人,咸丰二年进士,官至广东巡抚。本书之“说”只有五篇,即《说彭蠡》、《说云梦》、《说三江》、《说九江》、《说敷浅原东陵》。其中,《说云梦》、《说三江》、《说九江》三篇,征引广博,论述详赡,持之有据,言之成理,颇有新意。如倪文蔚根据《史记·封禅书》中“上巡南郡,至江陵而东,登礼潜之天柱山。浮江,自寻阳,出枞阳,过彭蠡”一段记载,考定彭蠡即今之巢湖;又根据《左传》,考定《禹贡》中的“云梦”就是现在的九江;根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,考定三江的具体位置,皆倪氏所独见。另两篇中,《说九江》主朱熹之说;《说敷浅原东陵》,则主姚鼐之说,只不过有所发挥而已。本书有《皇清经解续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烈编

    十卷。明孙堪、孙墀、孙陛同编。堪字志健,历官都督佥事。墀字仲泉,历官尚宝卿。陛字志高,嘉靖进士,累官礼部侍郎,南京礼部尚书,虽为严嵩门生,但终生不阿附严嵩。三人生卒均不详。皆为巡抚江西副都御史孙燧之子

  • 仪礼注疏正讹

    十七卷。清金曰追撰。曰追字对扬,号璞园,嘉定(今上海嘉定)人。金氏依据朱熹《经传通解》,另参以杨复图、敖继公《集说》,陈凤梧、钟人杰两郑注本,以及沈彤《小疏》、马駉《易读》诸书,于每节经文标“起、止”

  • 广蒙求

    三十七卷。明姚光祚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光禄字允昌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万历十六年举人。官保定府同知。宋王逢原著有《十七史蒙求》十六卷。姚光禄因其内容尚不够详备,所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。分为三十七

  • 甓余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朱纨,(1492-1549)撰。朱纨,字子纯,号秋崖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累历右副都御史等职。著有《茂边纪事》等,此集九卷以前,皆其在官时的章疏公移。十卷曰《海

  •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

    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

  • 春秋提纲

    不分卷。清刘景伯(1795-?)撰。景伯字石溪,内江(今四川内江)人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大挑,官新都学使。潜心经学,尤深于《春秋》,著有《枕经堂文集》四卷,《春秋提纲》是集中的一种。该书分为二十

  • 御赐三希堂法帖抚本

    六卷。清秦震钧摹。嘉庆四年(1799)秦震钧为两浙盐运使时,以《三希堂法帖》摘摹为六卷。第一卷为晋代王羲之、王献之、王殉、唐代褚遂良、颜真卿、怀素、柳公权、宋代蔡襄、苏轼。第二卷为宋代黄庭坚、米芾。第

  • 周易悬象

    八卷。清黄元御撰。黄元御字坤载,号研农,昌邑人。早为诸生,因庸医误用药而损害了他的眼睛,于是发愤学医。对于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玉函经》都有注释,总有数十万言。大抵自命非凡,

  • 咏史六言

    一卷。清周宣武(约1757年前后在世。)撰。周宣武,字燮轩,湖南长沙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乾隆七年(1742)进士,著有《咏史六言》。此集所收均为咏史六言绝句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加以介绍。宣武杂采史

  • 阜宁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沈国翰、阮本焱修,陈肇、殷自芳、江启珍纂。沈国翰,字筠生,安徽泗州(今泗县)人。监生,同治八年七月(1869)知事阜宁县,十二年复任。阮本焱,字晋朋,浙江余姚县人。光绪十年(1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