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筠轩清秘录

筠轩清秘录

三卷。旧本题明董其昌(详见《画禅室随笔》条)撰。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上卷为论玉、论古铜器、论法书、论名画、论石刻、论窑器、论晋汉印章、论砚、论异石、论珠宝十个子目,持论允当,颇中要旨,可为艺术鉴赏之指南。卷中为论琴剑、论名香、论水晶玛瑙琥珀、论墨、论纸、论宋刻书册、论宋绣刻丝、论雕刻、论古纸绢素、论装褫收藏十个子目,亦很有实用参考价值。如末论装褫收藏中,“凡书画法帖,不脱落,不宜数装背,一装背,则一损精神。此绝然无疑者。”又如“凡法书名画,古帖古琴,至梅月八月,先将收入窄小匣中锁闭。其匣以杉板为之,内勿漆油、糊纸,可免湿霉。以纸四周糊口,勿令通气,庶不至霉白。……又书画帖,平时十余日一展玩,微见风日,不至久卷作霉。……”收藏之法,实过人矣,至今仍很适用。至于“展玩书画有五不可,谓灯下、雨天、酒后、俗子、妇女也”条,后二不可则失于偏颇。卷下为叙赏鉴家、叙书画印识、叙法帖源委、叙临摹名手、叙奇宝、叙斫琴名手、叙唐宋锦绣、叙造墨名手、叙古今名论目九个子目,介绍了各方面的能家名手,末叙古今名论目中,介绍了宋人《琴式图》、王僧虔《图书会粹》等几十篇与本书内容有关的名论供大家参考。很有实用价值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杂家类存目中称此书为伪书,是书贾将张应文所撰之《清秘藏》二卷析为三卷,以董其昌名重,乃伪托其名,并伪撰陈继儒序于书首,以炫俗射利。但书末有董其昌次子董祖常作的短跋,其中云“此系先公中年手辑之编。名位既崇,见闻益广,每欲增订,而祇事公家,鲜有暇日,书僮窃录,遂以流传。”据此跋中所称,此书又似为董其昌所亲撰。有《学海类编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不论怎样,此书足可供研究古文物器具者之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禹贡说断

    四卷。宋傅寅(生卒年不详)撰。寅字同叔,两浙路义乌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学者。少时尝从唐仲友学,仲友以益友称之,寅学识渊博,于天文、地理、封建、井田、学校、郊庙、律历、军制之类,无不悉心研究,订其讹误

  • 盐法议略

    一卷,清王守基(?-1873)撰。王守基,河南密县人。咸丰进士。官陕西司员外郎、云南司郎中。曾先后在山东司治事二十年。是书前有潘祖荫序言,说:“盐法综于山东司,故君于盐务尤习,钩扶发摘,洞悉利弊,综《

  • 篆韵

    五十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其书每页右侧,印有“钦赐商河王勉学书楼之记”十一个篆字,上下与朱丝阑齐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考《明史》诸王表,衡王祐楎之孙载塨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袭封商河王。万历二十五年(1

  • 读史吟评

    一卷,清黄鹏扬撰。鹏扬字远公,晋江人(今属福建省泉州市),顺治十四年(1657)考中举人,尝官知县,著有《史评辨正》。《读史吟详》杂咏史事,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,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《啽呓集》,但

  • 余清斋帖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吴廷(生卒年不详)辑。吴廷(即吴廷羽),字左干,安徽休宁人。吴廷羽善画佛像。其子吴用卿喜收法书名画,吴廷羽便据之编辑《余清斋帖》。该帖正帖十六卷,续帖八卷,其中所收书迹多经董香光和杨明时鉴

  • 芝坛史案

    五卷,清张鹏翼撰。张鹏翼,字蜚子,晚号警庵,连城(今福建连城县)人,贡生。出生于明末,在社会动荡不安中,他仍不废学业,锐志问学,自治严整,读《四书五经》,多有所获;其著作有《说略》、《理学入门》、《后

  • 读书分年日程

    三卷。元程端礼(1271-1345)撰。程端礼字敬叔,学者称畏斋先生,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初任建平、建德两县教谕,历稼轩、江东两书院山长,后又任铅山州学教谕,以台州教授致仕。他受学于史蒙卿,其学以朱子

  • 清石经

    (石刻本)清石经,一百八十九碑,乾隆五十六年刻石。蒋衡书写,楷体。蒋衡字湘帆,又名振生,江苏金坛人。先书写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,历一年。至乾隆三年,十三经陆续书写完毕。扬州马曰琯为装璜成三百册,五十函。

  • 惜余春慢

    本意似惜花娇,如怜柳懒,前月峭寒深护。从今追数,雨雨风风,总是被他轻误。便与挥手东风,闲愁抛向,绿阴深处。也应念,曲岸数枝杨柳,不禁飞絮。 争遣不烧烛留欢,暗邀花住?坐待啼莺催曙。怕燕子归来,定巢栖稳

  • 苇间集

    五卷。清姜宸英(1628-1699)撰。姜宸英字西溟,号湛园,浙江慈溪人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进士,时已年届七十。廷试为帝所赏识,擢置第三,授翰林院编修。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。因事被人攻讦,正考官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