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箐斋读书录

箐斋读书录

二卷。明周洪谟(详见《群经辨疑录》条)撰。此书前有正德二年(1507)陈亘作的引词,称此书“是文安先生精神心术所在,羽翼经传,阐明意义,最为精切。惜篇帙首尾俱未载姓氏,恐岁久传疑,敢引其大略于端。”此书卷首一行题“南皋子述”,篇中皆自称“南皋子”。此盖周洪谟之号也。此书分上、下二卷。上卷以考据为主,如“黑水和夷”诸条,辨证颇有依据。其它如“三皇制器”诸论,则义较平浅。下卷以辨论周正为主,共十几条。力主蔡氏改时不改月之说,而以孔、郑为非,极为博辨。至于僖公五年春正月曰南至之文,夏正必不可通,而直断以为左氏妄意增改,可谓不顾其安矣。其它如论“伯牛非患癞”之类,皆出自臆断,不可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缁衣

    子言之曰:“为上易事也,为下易知也,则刑不烦矣。”子曰:“好贤如《缁衣》,恶恶如《巷伯》,则爵不渎而民作愿,刑不试而民咸服。《大雅》曰:仪刑文王,万国作孚。”子曰:“夫民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有格心

  • 樊榭山房集外诗

    一卷。清厉鹗(1692-1752)撰。厉鹗(生平详见《樊榭山房文集》条)已著录。此集为《樊榭山房集外诗》。辑入的诗作有:《读史十首》、《永兴寺》、《徂徕山》,《题新修云林寺园为臣涛和尚作一百韵》,《古

  • 蔡氏易说

    一卷。汉蔡景君撰,已佚。清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辑有佚文,题作汉蔡景君撰,作者真伪未详。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说,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谦卦称虞翻引彭城蔡景君说,疑蔡景君即《汉书》所谓之“蔡公”,也许是卫人

  • 尚书举隅

    六卷。徐志遴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志遴字抡英,建昌新城(今江西黎川县)人。清代学者。《尚书举隅》一书似为举业而作。该书主蔡沈集传而删节之,并于每条之下各以己意附注一二语,盖取简易便于记忆。

  • 起废疾

    一卷。汉郑玄(详见《乾坤凿度》)撰。此书是针对何氏攻驳《穀梁》的《穀梁废疾》一书而作。汉代《公羊》与《穀梁》同属与《左传》对立的今文经学,但两汉《公羊》独盛,《穀梁》远不能企及。因此,何休之驳《穀梁》

  • 周易注

    ①十卷。王弼(226-249)撰。王弼,字辅嗣,三国魏山阳高平(今山东邹县西南)人。义理派《易》学大家。自幼聪慧过人,十余岁就博览群书,能言善辩,并对老庄之学极感兴趣。长而好谈论儒道,尚玄谈,辞才辨逸

  • 礼学大义

    一卷。清张锡恭撰。张锡恭字闻远,光绪年间举人,生卒年不详。与黄以周交游,精于三礼,光绪末年应征召为礼学馆纂修。著有《朝服郑氏学》、《丧礼郑氏学》两书。《礼学大义》一书勾勒礼经要义,时有独得之见:“建邦

  • 话山草堂词抄

    一卷。清沈道宽(生卒年未详)撰。沈道宽有《论语比》。此其词集,共收词一百三十阕。慢词居三分之二,多用屯田、清真、白石之调,但并不宗主一家。有光绪三年(1877)刊本。

  • 灌记初稿

    四卷,清彭洵纂修。彭洵,漓江人。彭洵得乾隆间孙天宁所创修之灌县志乘阅之,谓其考核未精,义例杂乱,因纂兹编。《灌记初稿》光绪十三年(1887)纂,二十年(1894)彭氏种书堂刻本,共四卷,其名曰《灌记初

  • 周官礼经注正误

    一卷。清张宗泰(1750-1832)撰。宗泰字登封,号筠岩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乾隆五十四年(1789)拔贡,道光元年(1821)举孝廉方正,历官天长、合肥二县教谕。有《文杏轩全集》。其事见《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