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绛帖平

绛帖平

六卷。宋姜夔撰。姜夔(约1155-约1221),南宋词人,音乐家。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一生未仕。往来鄂、赣、皖、苏、浙间,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。卒于杭州。工诗,词尤有名,且精通音乐。词重格律,音节谐美。诗词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。《扬州慢》等少数作品,感时伤事,情调较为低沉。词集《白石道人歌曲》中,其自度曲注有旁谱;琴曲《古怨》中并注明指法,是现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。据曹士冕《法帖谱系》,绛本旧帖,尚书郎潘师旦“以官帖和自刻摹者,世称潘驸马帖,又称潘氏析居法帖”。石分而为二,后绛州公库得其一,于是补刻余帖,名为“东库本”。逐卷各分字号,以“日月光天德,山河壮帝居;太平何以报,愿上登封书”为别。姜夔在书中所论每卷字号,与曹士冕所说相吻合,可见江夔所得即东库本。宋代人论法帖的,如米芾,黄长睿等人,各有疏密长短。姜夔欲折中其论说,所以取汉官廷尉平之义,以名其书。书首有嘉泰三年(1203)自序,称帖虽小技,而上下千年,关涉史传颇多,《绛帖》考据颇精博。第五卷内论智果书及梁武帝评书语,说武帝藏钟张二王书,尝使虞和陶隐居订正。姜氏认为,虞和系宋人,其上法书表,是在宋孝武帝之时,距梁武帝甚远,认为这是考证上的疏漏。据《墨庄漫录》上说,其书本来有二十卷,开始只有抄本相传,没有刻印。现存书所载字号,止于山字,河字以下十四卷亡佚,所以后来传下来的只有六卷。传本有“四库全书”、武英殿聚珍版等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清神鉴

    六卷。旧题后周王朴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朴,曾事周世宗为枢密使,博学多智,善于用兵作战,通晓阴阳律法。此书专论相法,疑为宋人托名之作。书前有原序一篇,自述作此书宗旨。相法一脉,自古有之,各家之说,或同或

  • 周易感义

    无卷数。此书为未刻稿本,其中多朱墨涂乙。关于撰人姓名,墨笔题为“东海衲民岳岚墨山氏述”,盖撰人自书。朱笔题为“江西兵宪岳虞峦衡山氏述”,这是其同里鲁钊所书。据《太学题名碑》记载,岳虞峦,南直隶武进(今

  • 绿滋馆稿

    九卷。明吴士奇(约1607年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不详。吴士奇字无奇,安徽歙县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。官至太常寺卿。著有《史裁》《明副书》等,已著录。此稿凡九卷,文八卷,诗一卷。四库总目编者评吴士

  • 南康府志

    ①十二卷,清廖文英、伦品单修,熊维典、钱正振纂。廖文英,字昆湖,广东连州人,崇祯十二年(1639)选贡,授南康司理,主讲白鹿洞书院。康熙七年授南康知府。熊维典,建昌县人,进士出身,曾任户科都给事中。此

  • 尚书传翼

    十卷。陆键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键字实府,秀水(今浙江省嘉兴县)人。明代学者。《尚书传翼》乃蔡沈集传的辅翼之作,故其说多宗蔡传而甚少发明。有明刻本,今存清华大学图书馆。

  • 销夏部

    见《销夏》。

  • 时务论

    一卷。晋杨伟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伟字世英,冯翊(今陕西大荔县)人。曾任尚书郎,征南军师等职务,参与并修造了《景初历》。杨伟一生勤于著述,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杂家类记载:“《桑丘先生书》二卷,晋征南军师杨伟

  • 诊家枢要

    一卷。元滑寿(详见《难经本义》)撰。此书专论脉诊,系作者吸取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撰成。全书共六篇,分别为脉象大旨、脉诊之道、脉象阴阳类成、妇人脉法、小儿脉法、诊家宗法。其中阴阳类成篇阐述精详,其

  • 时物典汇

    二卷。旧本题明李日华(见《姓氏谱纂》)撰。其书仅一百三十九页。卷首题鲁重民补订,钱蔚起校正。其书杂采类书故实,编辑而成。舛误百出,似他人托名而为。有《四六全书》本。

  • 洞仙传

    一卷。宋无名氏撰。书中载录自元君而至姜伯真共七十七人传。其中含有徐福(秦始皇时人)、郭璞(晋人)、寇谦之(北魏人)、于吉(东汉人)等诸名神仙人物。考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、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等书目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