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约说

老子约说

三篇。续 一篇。清纪大奎(1743-1822)撰。纪大奎,字向辰,号那慎斋。临川(今属江西临川)人。乾隆四十四己亥(1779)举人。曾任昌乐、福山、什邡等知县。撰有《老子约说》三篇,《续》一篇。清人研究《老子》者,有些人认为老子轻仁、薄礼。纪大奎认为,“其实天地不仁,圣人不仁,为老子之切于言仁;天地得一,候王得一,为老子之精于言礼。”与所谓老子轻仁、薄礼的观点相反。他撰《老子约说》,认为《道德经》之要旨,在于篇首两节,其终旨不出篇首五百余言之中。并于《老子约说》之后,撰有《续》篇。《续》共分为九节。从“道可道”至“是谓玄德”。乃以阴阳易理为主,反复加以推衍。认为《道德经》顺性命之理。“摄生长生,为老子之笃于言心性命。而总之于《归藏》之易,无极之前阴含阳,河洛之中十抱五,咸恒之象坤包乾,此天地人之大奥”。此书以易理推衍注释《老子》,其所述虽未免附会之嫌,但也议论精辟。此书正文内加圈,文旁直接注释,显此书过于简陋,有违旧注体例,而与“约说”相符。现存全集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醒世恒言

    四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白话小说集,为“三言”的第三集。收宋、元、明时期话本、拟话本四十篇,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,形式、风格统一。此集比《古今小说》、《警世通言》略后问世,所收宋元话本

  • 王菉友九种

    四十二卷。清王筠(详见《说文系传校录》)撰。九种有《禹贡正字》一卷、《毛诗重言》一卷、《夏小正正义》一卷、《四书说略》四卷、《说文系传校录》三十卷、《毛诗双声叠韵说》一卷、《教童子法》一卷、《菉友蛾术

  • 实事求是斋经义

    二卷。清朱大韶撰。大韶字仲钧,江苏娄县(今昆山县)人,嘉庆二十四年顺天举人,选授怀远教谕,主讲怀远真儒书院。此书辨虞庠非小学,颇有参考价值。这个问题本是段玉裁与顾广圻反复争论的问题。孙志祖《读书脞录续

  • 敬孚类稿

    十六卷。清萧穆(1835-?)撰。萧穆,字敬孚,安徽桐城人。尝在塾中读刘大櫆选《唐宋八大家文约选》及其批注,深玩研索,悟得古文义法,颇好文辞。其后受学于方宗诚,又学考据校勘于钱仪吉,学识日进。咸丰三年

  • 罗氏识遗

    见《识遗》。

  • 四书解说

    二卷。清梁彣撰。梁彣号月山,福建将乐(今福建将乐)人。是书以题说为名,盖乡塾例以时文课徒,彣即借此为说,使学者切己体认,以寻圣贤立言本旨。首有丁汝恭序。书中说“就有道而正焉”,“学而不思则罔”等,谓当

  • 宋十五家诗选

    十六卷。清陈訏(1649一约1732)编。陈訏字言扬,海宁(今属浙江)人。师黄宗义,与查慎行同里友善。康熙间由贡生官淳安教谕。陈工诗文,著有《时用集正续》、《句股引蒙》(已著录)、《句股述》和《宋十五

  • 尔雅古义

    ①二卷。清钱坫撰。钱坫(1741或1744-1806)字献之,号十兰,又号篆秋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清文字训诂学家。大昕之侄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副贡生,入毕沅幕,后官陕西乾州州判。病归,

  • 五代残唐

    见《残唐五代史演义传》

  • 伤寒明理药方论

    见《伤寒论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