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许氏六种曲

许氏六种曲

清许善长(1823-1889以后)撰。许善长,字季仁,别号玉泉樵子,又号西湖长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咸丰二年(1352)优贞生,六年(1856)授内阁中书。官至江西建昌府知府、信州知府。其祖父许宗彦以经学、词章著名于世,手创园林,名鉴止斋,其中丘壑玲珑,楼台高下,足资游眺。且藏书甚富,所交往者如张惠言、洪亮吉等皆当世名流,早逝。祖母梁德绳亦擅吟咏,著有《古春轩诗抄》。晚年时聚武林闺秀,酬和于家园之中。许善长早年即受薰陶,能诗,尤善词曲。著有《瘗云岩》、《风云会》、《茯苓仙》、《胭脂狱》、《神仙引》传奇五种和杂剧《灵娲石》,另有笔记《碧声吟馆谈麈》,合辑为《碧声吟馆丛书》。其中前六种戏曲著作合称为《许氏六种曲》。内有传奇五种,杂剧一种,杂剧中又包括十二种单折短戏。《瘗云岩》传奇,作于同治九年(1870),除《传概》外,共十二出。首载柳江情痴子所作《爱云小传》,为许善长此剧所本。大意叙妓女爱云与洪农(即情痴子)相恋,欲出火坑相从,虽请侠士谌丽川说项,鸨母始终不允。爱云于妓院常受无赖凌辱,嫁予洪农的愿望又不能实现,遂饮药而死。《风云会》传奇,当作于次年,共二十三出。故事出自唐代小说《虬髯客传》。光绪二年(1876)作《茯苓仙》传奇,十四出,演女仙麻姑逸事,署“玉泉樵子戏笔”。光绪十年(1884)刊行《胭脂狱》传奇,十六出,取材于《聊斋志异》中同名小说《胭脂》。光绪十一年(1885)刊行《神仙引》,此剧八出,据《聊斋志异》中的《粉蝶》作。《神仙引》刊行虽在《胭脂狱》后,但写成则于《胭脂狱》之前。《灵娲石》杂剧所含十二种短剧为:《伯嬴持刀》、《忠妾复酒》、《无盐拊膝》、《齐婧投身》、《庄侄伏帜》、《奚妻鼓琴》、《徐吾会烛》、《魏负上书》、《聂姊哭弟》、《繁女救夫》、《西子捧心》、《郑袖教鼻》,所演皆东周列国故事。作成于光绪九年(1883)。许善长以上六种戏曲著作有原刊本和《碧声吟馆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非诗辨妄

    一卷。宋周孚(?-1174)撰。周孚,宋代诗人,字信道,祖籍济南,寓居丹徒(今江苏丹徒县)。七岁通《春秋》,作诗初学陈师道,后学黄庭坚。乾道二年(1166)进士,授真州(今江苏仪征)教授。《宋史·艺文

  • 说文闻载

    三卷。清谢彦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彦华字石仙,南康(今属江西)人。其自序谓:“好读许书,参观段严诸家之说,会心不远,其乐无极;疑者莫释,质证情殷。今者精力老耋,学殖荒落,积年一得,敝帚自珍,证以前闻新说

  • 古今图书集成

    原名《古今图书汇编》,一万卷。清陈梦雷(1651~1741)原编。清蒋廷锡(1669~1723)等奉敕校勘重编。陈梦雷字则震,一字省斋,晚年号松鹤老人。福建闽侯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受编修。为康熙第三子诚

  • 崇祯长编残卷

    二卷。清万言撰。言字贞一,号管村,浙江鄞县人。少受学于黄宗羲。康熙时中副榜,入明史馆。尚著有《明鉴举要》。言在史馆时,以崇祯起居注已亡佚,弘光朝欲修崇祯实录而未成,乃搜阅公私著作、邸报奏章等史料,特别

  • 法教佩珠

    二卷。明林有麟(详见《青莲舫琴雅》条)撰。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,杂采儒先格言及二氏因果报应之语,汇为二卷。书首有许乐善序,称此书“撷菁华于三教,漱芳润于百家。”由此知其内容杂以释、道诸

  • 捕蝗汇编

    四卷。清陈仅撰。陈仅,浙江鄞县人。嘉庆举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任陕西紫阳县知县,十九年七月调安康。是书卷一为捕蝗八论(论化生之始、至论捕获之利),卷二为捕蝗十宜(自宜广张告示至宜不分畛域),卷三为

  • 观象占玩

    五十卷。旧本题李淳风撰。李淳风为唐代人,精天文历算,其生平详见《周髀算经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援引新旧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及《书录解题》、《读书敏求记》所载李氏著作后云:“夫古书日亡而日少

  • 五续今古奇观

    见《石点头》。

  • 镜花亭

    清廖燕撰。生平见《醉画图》条。此剧为《柴舟别集》其中之一种。此剧情境纯属虚构,叙述作者自身感受。此剧主人公为作者本人,去游览水月村,在村中遇一老道人,将作者引入家中与其谈论诗文,其女文倩并将所作诗请作

  • 广安州志

    八卷,清王兆僖修,廖朝翼纂。王兆僖,曾任广安州知州。廖朝翼,荣县人。广安州有志始于清雍正八年(1730),为知州曹蕴锦所修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)知州陆良瑜,嘉庆二十五年(1820)知州刘有仪,先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