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隽类函

诗隽类函

一百五十卷。明俞安期(详见《唐类函》)撰。本书采录皇古至唐代之诗,集为一编。全书分三十六部。约七百七十多类。其书之凡例言:以材具为主,以掇拾为用。故但分门摭录,间附以诗话小说。又称焦竑之语,以为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诸书所采不载全文,因于长篇大什皆加删削。盖类书之体,非总集之例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警世通言

    四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该书是冯梦龙编撰“三言”的第二集,收宋、元、明时期的话本、拟话本小说四十篇。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。与《古今小说》一样,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

  • 思文大纪

    八卷。一名《三山野录》。佚名撰。有人称是戴笠撰,但不知所据。该书又名《思文纪略》。用纲目体专记南明唐王监国福建史事。起弘光元年(1645)六月,至次年九月清兵攻陷福州,曹学佺等殉难止。凡朝章大政、诰敕

  • 李古余事略

    一卷。清李遂贤、李齐贤合著。遂贤、齐贤皆清末叶江苏上元人。该书记其父李滨生平事迹。李滨字古余,纳资官至浙江通判。晚年做曲阜经学会讲师,卒年六十二。李滨治学颇勤,工书画刻印,著述甚多。行世者有《中兴别纪

  • 香草吟

    清徐士俊撰。徐士俊,生卒年不详,清初戏曲作家。原名徐翙,字三有,号野君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兼工文章戏曲音乐绘画,趣味丰富,多才多艺,尤爱观俳优之戏,以为骚人逸士兴会所至,若非此类不足称知己。与

  • 考声切韵

    一卷。唐张戬撰,清顾震福辑。王国维《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》(《观堂集林》卷八)云:“撰《考声切韵》之张戬,其人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,官至泗州刺史,其弟锡相武后温王,则戬亦伪

  • 毛诗沈氏义疏

    二卷。北周沈重(500-583)撰,清马国翰辑。沈重生平及著述见前条。是书较王谟辑本收取较宽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  • 扬州芍药谱

    一卷。宋王观撰。王观,字达叟,自号逐客,如皋(今江苏如皋县)人,一作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翰林学士,因宣仁太后认为其词以近猥亵,贬为江都县知县。其著作除《扬州芍药谱》外,还有词作《冠

  • 嘉善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江峰青修,顾福仁纂。江峰青,赐进士出身,花翎选用知府,曾任嘉善县知县。顾福仁,同知衔拣选知县,咸丰九年(1859)科举人。《嘉善县志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,全书三十卷首一卷,首

  • 魏文侯书

    一卷。周魏侯斯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《汉书。艺文志》载,儒家《魏文侯》六篇。文侯受经艺于子夏,彬彬儒者,齐家治国,颇多见道之言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《乐家》篇叙“谓六国之君,魏文侯最好古。”刘向

  • 经祖堂金石小笺

    二卷。清叶奕苞撰。叶奕苞,详见《金石录补》条。本书系叶氏在编撰《金石录补》、《金石录补续跋》以后编辑出版的。共三十一篇。其中有七篇不见于《续跋》,即漂阳长潘乾校官碑、外黄令高君碑、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