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远志斋词衷

远志斋词衷

一卷。清邹祗谟(约1666年前后在世)撰。邹祗谟字许士,号程村,江苏武进人。顺治进士。此书杂论词之体格及古今词家之得失,多录杨用修、胡元瑞、沈天羽、俞少卿、王阮亭诸家之言,并无发明之处。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评述明清人所著《词谱》、《词韵》的优劣得失,并涉及张綎的《诗余图谱》,程明善的《啸余谱》,沈谦的《词韵》等书。对上述各书,作者都有辨正,指出其未尽善之处,同时指出,他们在词学失传之时,创为谱系,有荜路蓝缕之功。在辨词名缘起的数则文字中,作者批评时人附会载藉,妄取前人诗句定为词名的作法,认为不能尽符原意。主张“稽古学者,宁失阙疑,毋使后人徒资弹射可耳”。书的后半部分杂谈词的作法及风格特色,主张长调须曲折三致意,而气自流贯;词总须蕴藉生动,以言尽意不尽为佳;咏物词重视神似,谓“取形不如取神,用事不若用意”,要写出“个中妙谛”;咏史则要“反复流连,别有寄托”。他高度评价辛弃疾的词,认为词至稼轩,“经子百家,行间笔下,驱斥如意”,“雄深雅健,自是本色”。即使中调、短令间作妩媚语,其得意处,也有压倒古人之意。书的最后几则,论诗、词、曲韵不同之处,认为词韵宽于诗韵,填词当以近韵为法,不宜刻意摹仿古人。《远志斋词衷》杂引当时论词的著作和言论,加以评述和辨正,时有发挥引申,在同时的词话著作中别具一格。有《赐觇堂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书地理考

    十五卷。清王瑬撰。王瑬原名仲瑬,字亮生,江苏吴(今江苏吴县)人。关于四书地理,阎若璩撰有《四书释地》,较为精核,却也不无可议。是书载洪亮吉说,认为中牟在今彰德府汤阴县,援引《管子》、《韩非子》之言为证

  • 骆文忠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骆秉章(1793-1867)自述。秉章字门,号儒斋。广东花县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进士。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,任湖南巡抚,曾固守长沙,全力支持曾国藩编练湘军,出兵镇压贵州苗民和号军起义。后

  • 明通鉴

    一百卷。清夏燮(1800-1875)撰。燮字父(一作谦甫)、季里,别号谢山居士、江上蹇叟,安徽当涂人。道光元年(1821)中举人,历任安徽青阳、直隶临城训导,湖南安仁知县。咸丰十年(1860)入曾国藩

  • 林东城文集

    二卷。明林春撰。生卒年未详。林春,字不仁,号东城,福建福清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。官至吏部文选司。林氏先世以武弁起家,占军籍。幼敬事王阳明,及领会元官吏部谢病归。犹有坐云则坐,食云则食之风,为

  • 霞外诗集

    十卷。元马臻撰。臻字志道,号虚中。钱塘(今属浙江)道士。生卒年不详。此集有仇运序称其:“隐约西湖之滨,士大夫慕与之交,不过习清虚,谈淡泊,无一言及势力声利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曰:“集中铺张富贵者数篇

  • 崇庆县志

    十二卷,谢汝霖等修,关芸棠纂。谢汝霖,曾知县事。关芸棠,罗元人,邑优贡。《崇庆县志》民国十五年(1926)刻本。此志条理井然,叙述简括。其纪事述清朝建立以后,上下交争之情,水深火热之状,且立言不苟,俨

  • 尉缭子

    五卷。尉缭撰。其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。班固《汉志》杂家类《尉缭》下注云“六国时人”。颜师古注引刘向《别录》云:“缭为商君学”。除此记载外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有一个尉缭,考其事迹,当非今本《尉缭子》

  • 西藏见闻录

    二卷,清萧腾麟纂。萧腾麟,字十洲,又字绣夫,江西峡江县人。康熙五十三年(1714)武举,五十七年(1718)会魁,选侍卫,雍正间授河南都司、晋州等镇保宁游击,乾隆二年(1737)驻镇察木多,督理西藏粮

  • 淮海易谈

    四卷。明孙应鳌撰。应鳌字山甫,贵州清平籍,南直隶如皋(今江苏如皋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,谥文恭。该书认为,天地万物,所在皆有易理,关键是人心是否能明。故其说虽以离数谈理为

  • 小学类

   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,十五岁入大学。小学教授六艺,故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都称为“小学”。汉代始以“小学”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,隋唐以后,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三支。也有人将金石刻文、书法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