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迪功集

迪功集

六卷。附《谈艺录》一卷。明徐祯卿(1497-1511)撰。徐祯卿字昌谷,一作昌国,江苏省吴县人。少与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齐名,号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除大理寺左寺副,与李梦阳等人倡导复古;为“前七子”之一。因失囚,降为国子监博士。卒于京师。著有《翦胜野闻》(已著录)、《迪功集》、《迪功外集》等。此集为徐祯卿自己选编,据王士祯《居易录》中称,“黄庭坚自定其诗为《精华录》,仅三百首,徐祯卿自定《迪功集》也是三百首。”包括乐府四十四首,赠答诗十六首,游览诗二十五首,送别诗四十首,寄忆诗二十一首,咏怀诗十二首,题咏诗二十一首,哀挽诗三首,共一百八十二首,不足三百之数,而卷五以下则为杂文二十四篇,与王士祯所言不符,毛先舒在《诗辩坻》中称:“昌谷除《迪功集》外,还有《徐迪功外集》,由皇甫子安作序并刊刻;又有《徐氏别稿》五集,包括《鹦鹉编》、《焦桐集》、《花间集》、《野兴集》、《自惭集》。”又评论说:“《迪功集》是所自选,风骨最高。外集殊复奕奕。焦桐多近体,最疵。鹦鹉多学六朝,杂晚唐,有竹枝、杨柳之韵。花间‘文章江左家家玉,烟月扬州树树花’,于诗为小乘,入词亦苦于不称。”徐祯卿的诗风格清朗,时有陈时事,隐寓讽刺之作。其诗论主要见于《谈艺录》,其中颇多精警之见。《迪功集》另有嘉靖七年(1528)刻本,还有清乾隆鞠履厚校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辍耕录

    三十卷。明陶宗仪(详见《国风尊经》)撰。又称《南村辍耕录》。作者隐居时,常亲自耕作,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,写好贮藏盆中,十年而成此书,故名《辍耕录》。此书内容较庞杂,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、掌故文物

  • 留真谱

    初编 不分卷。二编 不分卷。清杨守敬辑。杨氏曾经出使日本国,广览日本所藏中国古籍,并于日人森立之处观看过名为《留真谱》的书,书中影抄有必要进行鉴定的古书首尾序跋、刊记、官衔等项。杨氏遂仿之补以所见古刻

  • 文选类林

    十八卷。宋刘攽(1022-1088)撰。刘攽字贡夫,临江新喻(今属江西省)人。刘敞之弟,与其兄刘敞同登进士第。曾任州县二十年。后为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判尚书考功。尝贻书王安石,论新法不便,出知曹州。后官

  • 逆降义

    一卷。南朝宋颜延之(384-4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颜延之,字延年,琅玡(今山东临沂)人。少孤贫、好读书,文章之美,冠绝当时,与谢灵运齐名。宋初为太子舍人,历始安、永嘉二郡太守、秘书监、光禄勋太常,孝

  • 分隶偶存

    二卷。清万经撰。万经(约1660-1743),字授一,号九沙,鄞县(今属浙江省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上卷首作书法,次作分隶书法,次论分隶,次论汉唐分隶同异,最后为汉魏碑考。

  • 澹园诗续稿

    二卷。清于祉撰。生卒年未详。于祉字燕受,别号淡园。山东潍县人。道咸间,以诸生隐居教授,终于乡。于祉诗多寓情淡泊,自抒所得。然才力不足,又不求甚解,不免失之于浅陋,此其蔽也。集中亦时有佳名,如《戊午祀灶

  • 化机会参

    见《化机汇参》

  • 熙朝名臣实录

    二十七卷。明焦竑撰。焦竑生平事迹见《献征录》条。该书主要记载明朝人事迹。据书前自序称,作者谓明代诸帝皆有实录,而诸臣之事却不详,故撰成此书。书中自王侯将相以至庶人、方外、缁黄、僮仆、妾伎、无不备载。书

  • 仿指南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范康生,撰。范康生,字轩,江西安福人。生卒年月未详,曾官明中书舍人。顺治三年(1646年)清军入江西,吉安失守,范康生随从督师万元吉撤守皂口,旋入赣州。万元吉招集各处明军及城中士民固守

  • 灵台秘苑

    十五卷。北周庾季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庾季才字叔奕,八岁通《尚书》,十二岁通《易》,好占玄象。梁元帝尝与之论星历,梁亡,周太祖令掌太史。著有《灵台秘苑》、《垂象志》。原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记为一百十五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