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志堂经解

通志堂经解

一千八百六十卷。又称《通志堂九经解》、《通志堂汇刻经解》。清纳兰性德(1654——1685)刻。性德初名成德,字容若,故世多称为成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初诗人、经学家。十六岁中进士,授乾清门侍卫,屡奉使边疆,宣抚诸少数民族。一生多与文人交游,工于词作,风格近南唐后主;晚年悉攻经史,搜求宋元诸家经解,从事经学考据。作品有《渌水亭杂识》、《饮水诗集》、《纳兰词》、《通志堂集》、《全唐诗选》等。“通志堂”是性德的书斋名,《通志堂经解》一书实为性德之师徐乾学积三十年心力所辑,刊于清康熙十九年(1680),乾隆间补刻。此书卷首有乾隆帝之旨:徐乾学阿附权门,成德滥窃文誉,二人品行本无足取,但不以人废言,故补刊齐全,订正伪谬,以臻完善。同治十二年(1873)重刻。该书共一百四十六种,一千八百六十卷,搜集宏富,凡唐宋元明关于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三礼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四书》等经的注释,传本罕见者,全部收入。其中有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、成伯玙《毛诗指说》等,以宋元诸儒撰述为多。此书搜集宏富,但不尽精粹,也有伪书收入,如《春秋类对赋》本近类书,却汇入经解,底本也不够完善;又如《删补大易集义粹言》署性德自编,相传却为陆翼王所作。全书版取一式,不依原书行款,亦为一缺。但是许多罕传之籍,因其巨力得以刊行于世,功不可没。有清康熙十九年(1680)通志堂刊本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刊本和乾隆五十年(1785)武英殿据通志堂原版重修印本,清刊沫笔校本,同治十二年(1873)粤东书局刻本,广州书局据康熙原刻本重刻本,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康熙年原刻本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湖手镜

    不分卷。清季婴撰。季婴字虎溪,江苏常熟人。其于西湖往来留连者二十余载,因撰此书。《西湖手镜》自刻本,不分卷。西湖美景,几历沧桑。行宫无旧貌,雷峰塔则已倒塌。今之西湖,已与昔时大不相同。兹篇能存西湖旧貌

  • 念佛百问

    一卷。清代释悟开(?-1830)撰。悟开,字豁然,号水云道人,住苏州灵岩山下宝藏寺。悟开学法专一,颇有灵气。可以说通达经论,尤专以净土法门。著有《莲宗九祖传略》、《净土知津》、《念佛百问》。此书就净土

  • 楚辞韵读

    一卷。附《宋玉赋韵读》一卷。清江有诰(?-1851)撰。江有诰,字晋三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清代著名的古音韵学家。无心科举,只好音韵学,多年闭门深研音韵学,受到段玉裁的推崇赞赏。主要成就是将古音韵归

  • 林全子集

    四十卷。明林兆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兆恩字懋勋,号龙江,又号子谷子,又称三教先生,莆田(属福建省)人。兆恩博学有文采,能以艮背之法治病。生平立说,欲合三教为一。著有《林全子集》等。此书是林兆恩的门人涂

  • 六艺论

    ①一卷。汉郑玄(见《周易注》)撰。清孔广林(生卒年月待考)辑。广林字丛伯,山东曲阜人,清代经学家,孔继汾之子,孔广森(1752-1786)之弟,孔子六十八代孙。著作有《尚书大传注》四卷。《周官臆测》六

  • 沔阳志

    ①十八卷,明曾储修,童承叙纂。曾储,广东南海人,贡生,官沔阳知州。童承叙,字士畴,本县人,进士,官至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。沔阳志创修于明景泰间训导胡经始,其时知州姜琯作《景陵志》,采录沔阳事。胡经始志嫌

  • 两城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靳学颜(约1549前后在世)撰。靳学颜,字子愚,山东济宁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。官至吏部左侍郎。著有《闲存集》等。据集前于若瀛序称,“其所著有《闲存集》、《两城集》、《荒

  • 漆园卮言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庄起元(约1625年前后在世)撰。庄起元,字仲孺,江苏武进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官至太仆寺少卿。此集大抵为应酬之作,下至吏牍、公移、告示,无不汇录。且编次繁复,目中

  • 韵字略

    十卷。清毛谟撰。毛谟生平著述,见“说文检字”。是编专为初学检韵而撰,取《佩文韵府》字,依《康熙字典》部分,以笔画多寡为序,析为十卷。凡一字一韵者,注某字某韵,不注音义;一字二韵或数韵而义同者,仅别其音

  • 梦占类考

    十三卷。明张凤翼(1527-1613)撰。张凤翼字伯起,号灵墟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嘉靖年间举人。为明代戏曲作家。是书选录古代各类书中所记梦兆之事,排比成书,分为三十四类。全书不过摘采原文,附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