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德指归论

道德指归论

六卷。汉严遵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严遵(原名庄遵),字君平,蜀(今四川)人,成帝时,常卜筮于成都市,为人言说吉凶利害,日得百钱够自养,便闭门读《老子》。西汉扬雄,少年时曾从严遵学。严遵一生不愿做官,隐居著述十余万言,传说他卒年九十余岁。撰有《道德指归论》十四卷,今所传已不全。《道德指归论》,原称《老子指归》,又称《道德真经指归》。汉人研究《老子》的史料多已亡佚,严遵《道德指归论》也已难见原貌。严遵把《老子》分为七十二章,上经四十章,下经三十二章加以论述。其要旨以自然无为为宗,认为道德而生神明、太和,进而化生天地万物。主张修身之法与道德仁义相统一,强调为国养物生民之策,实为经世治国、君人南面之术。后世学者对此书极为推重,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、新旧《唐志》皆有载录。唐代冯廓注《老子指归》十三卷。到宋代,冯廓注本与谷神子注《老子指归》十三卷并存,宋晁公武作《郡斋读书志》,认为二者为一书、谷神子即冯廓化名,而以一书予以著录。明清研究《老子指归》者,有胡震亨、毛晋、张海鹏等一脉相承。胡震亨辑刻《秘册汇函》时,其书仅存《指归·德经》部分七至十二卷,胡氏改易卷目次序题为一至六卷,又删去经文及《指归》中谷神子注,并将卷末谷神子注文改题为谷神子序而列为卷首,改书名为《道德指归论》,收入其所辑《汇函》,致使《老子指归》一书面目全非。胡氏《秘册汇函》毁于火,毛晋得其残版,合家藏旧籍,辑成《津逮秘书》,收录《道德指归论》,清张海鹏依毛氏将此书收入《学津讨原》。《四库全书》据胡氏《汇函》本收录,并在《提要》中称其为“赝托”,未免有失公正,实亦胡氏之过。现存另有明《道藏》本,标名《道德真经指归》十三卷,题严遵撰,谷神子注。缺一至六卷,存七至十三卷。其书经文、注文、《指归》并存,或可见严遵书原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禹贡水道析疑

    二卷。清张履元撰。张履元字苏斋,安徽泾县人,岁贡生,官吴江县训导。此书卷首有石韫玉序和张履元自序,书名取自陶诗“疑义相与析”之意。本书以《孔传》和蔡沈《书集传》为主,参考胡渭《禹贡锥指》而成。张履元认

  • 钦定续通典

    一百五十卷。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。清代中叶,清高宗敕令修撰了许多大书,大名鼎鼎的《四库全书》、三通馆的设立和《续通典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续文献通志》以及《清通典》、《清通志》、《清文献通考》即是当时

  • 期不负斋全集

    二种,十四卷。清周家楣撰。周家楣字筱塘,江苏宜兴人。咸丰年间进士,曾官礼部主事,两任顺天府尹,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。全集二种为《政书》九卷、《文集》五卷。《政书》记吏治邦交之事。光绪九年(1

  • 医宗必读

    十卷。明李中梓(详见《内经知要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崇祯十年(1637)。卷一总论医理,述说医学源流,入室门径,并有骨度部位及藏腑内景诸图。卷二论脉诊、色诊。卷三、卷四为本草征要,论述了五十余种常用药物。

  • 屺云楼集

    三十二卷。清刘存仁(1804-1880)撰。刘存仁,初名炯,后改炯甫,福建闵县人,道光举人,官至甘肃秦州知州。是集有《诗初集》八卷,《诗二集》四卷,《诗三集》四卷,《诗经口义》二卷,《文钞》十二卷。刘

  • 双鹤堂集

    五卷。清刘楗(1617-1679)撰。刘楗,字愚甫,号公愚,谥端敏,大诚(今河北大城)人。清顺治首科进士,历任台谏,布政使,提刑按察使,刑部尚书。在任内,每陈述倡仪、筹边剔弊、察吏、恤民诸大政,无不切

  • 再团圆

    五卷。署“步月主人”,编者真实姓氏无考。该书为荟集各家小说的汇编之作,原书当有多卷,今存残本只见五卷五篇。其中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、《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、《裴晋公义还原配》三篇选自冯梦龙“三言”之《古

  • 群经说

    四卷。清黄以周撰。黄以周,本名元同,后改今名,而以元同为字,浙江定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同治九年(1870)优贡,曾任处州教授。是书为南菁书院所刊,王先谦《经解续编》曾刻其《经说略》二卷,但不是此书的全部

  • 春秋翼附

    二十卷。明黄正宪(见《易象管窥》)撰。该书以为注《春秋》者,以左氏,公羊、穀梁及胡安国最为著名,但都有不足。于是遍采自唐孔颖达以下至明代学者的观点,进行折衷。其中明人之说多取季本的《春秋私考》和王樵的

  • 青囊奥语

    一卷、附《青囊序》一卷。旧本题唐杨筠松(详见《撼龙经》)撰,《青囊序》是杨筠松弟子曾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曾文辿,相传为赣水(今属江西省)人,因得杨筠松之术,后传于陈抟。撰有《青囊序》一卷。《青囊奥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