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铁云藏龟

铁云藏龟

不分卷。清刘鹗撰。刘鹗(1857-1909),字铁云,别署洪都百炼生,江苏丹徒人。通算学、医术、水利等。官候补知府。曾参与治理黄河,有声誉。后弃官经商。八国联军入侵时,用低价购买侵略军所掠夺的太仓储粟,以私售仓粟罪戍新疆,病死。晚年著小说《老残游记》。鹗又喜藏金石甲骨,为早期甲骨收藏家之一。他总共收藏甲骨五千片以上,从中挑选了一千零五十八片,编成《铁云藏龟》六册。原刊本有罗振玉序、吴昌绶序和刘氏自序。书不分卷,惟以叶计,全书共二百七十二叶,编列随意,既无次序,亦无考释。另又有吴、刘二序本;还有一种无序本,仅题“抱残守缺斋所藏三代文字第一”,此本流传较广。以上三种,除序互异外,其他版式均同。此书拓片印制不精,字迹模糊。1931年,上海蟫隐庐翻印二序本,后附《铁云藏龟之余》,每片之旁并附有鲍鼎的释文。这本书许多拓片用白粉描过,字迹失真,且多错描,误释的也多。《铁云藏龟》为开创之作,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,该书混入了五片早期锲刻拙劣的赝品。刘鹗在自序中,认定甲骨文为殷代文字,提出了“以天干为名,实为殷人之确据”的论断,这是正确的。但他没有作具体考证,并认为是出自“河南阳阴县之古牖里”。后经考证,实出自河南安阳县之小屯。安阳为武乙之都,这才充分认定实为殷商文字。刘鹗出书时,对其中甲骨文只认出四十余字,其中包括十九个干支字和两个数字,对甲骨卜辞本身的内容尚缺乏认识,只对几条卜辞作了初步的解释。尽管如此,《铁云藏龟》所录材料却是很有价值的。卜辞多属武丁时期,其中有关祭祀、战争、方国、祖先、人物、上帝、神祇、求年、求雨等许多方面的内容,均为后来的研究者所不断引证。有光绪二十九年(1903)“抱残守缺斋”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训

    一卷。明仁孝文皇后(1363-1407)撰。仁孝文皇后姓徐,中山王徐达长女,濠州(今安徽凤阳)人。幼贞静、好读书,称女诸生。洪武九年(1376),册封为燕王妃。燕王朱棣即位,册封为皇后。她采《女宪》、

  • 汉甘泉宫瓦记

    一卷。清林佶撰。林佶,字吉人,号鹿原,侯官(今福建闽侯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林氏康熙乙卯(1675)举人,直入武英殿任职,壬辰(1712)年康熙特赐他为进士,授为内阁中书之职。除著有《汉甘泉宫瓦记》外,

  • 古韵通说

    二十卷。清龙启瑞撰。启瑞(1814-1858)字辑五,号翰臣,临桂(今广西临桂县)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1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累官至通政司副使、江西布政使。研精小学,尚著《尔雅经注集证》、《庄子字

  • 对数简法

    二卷,续一卷。清戴煦(1805-1860)撰。戴煦初名邦棣,字鄂士,号鹤墅,又号仲乙,钱塘(今杭州)人。他早年研习中算,与谢家禾相善,家禾死,校刻其遗书,并著有《重差图说》、《勾股和较集成》、《四元玉

  • 玉山县志

    ①三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武次韶等纂修。武次韶,云南建水人,嘉庆十四年(1809)进士,嘉庆二十四年(1819)任玉山县知县。道光初年,武次韶奉檄开局续修县志,至道光三年(1823)书成付刊。此志体例乃系

  • 改堂文抄

    二卷。清唐绍祖(1669-1749)撰。绍祖字次衣(一作赐衣),号改堂。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知湖州府,入为刑部员外郎。绍祖少师姜宸英,登第出于李光地之门,故其文苍劲

  • 十七史论

    九卷,年表一卷,清夏敦仁撰。夏敦仁,字调元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。其中《十七史论》论述的是汉代到五代时期的史事,尽管所论有些陈旧,但他在每个朝代前各系世系,将正统王朝的世系与非正统的朝代世系并列,

  • 一庵杂问录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书内容所涉范围较广。自心性知觉至进德修业,旁及于诗学、韵学、字学、乐律等。采用自问自答形式,语言精炼。其论学以禅为宗,而附会以儒理。如“问千手观音何义?曰:一个

  • 寒温条辨

    见《伤寒温疫条辨》。

  • 读史漫笔

    一卷 明陈懿典撰。陈懿典,生卒年不详,《读史漫笔》一书是他从《史记》的本纪、世家、列传中,摘录出来,并对这些摘录部分略加论述,所论述的内容都是一些肤廓之言。此书有程晋芳家藏本,《学海类编》本,《逊敏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