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黾记

黾记

四卷。明钱一本(?-1617)撰。钱一本字国端,别号启新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进士,授庐陵知县。入为福建道御史,后又巡按广西。因谏册立太子改期事遭廷杖,并被削籍。归筑经正堂以讲学。东林书院成,又和顾宪成分主讲席。其学得之王时槐者居多,他鉴于当时学者多谈本体,便强调化育工夫。著有《像象管见》、《象钞》、《续钞》、《范衍类》、《邸钞》等。此书乃其随手札记,自万历二十二年(1594),至于万历四十一年(1613)。凡二十余年,每有所心得,便笔记于书。此书发挥“性道”,排斥道、佛二教,颇为深刻。他在书中认为,“心”为“三才”的主宰之总名。天地之心,为天地的主宰,人心,为人的主宰。仁义理智虽然为人所固有,但如不根于心,便不能生色。如人生恻隐之心,这只是仁之端,不是根。故人应将一点真心,扩充以满其量。他强调化育工夫,指出天地间皆化育流行。有性无教,如谷不苗,如苗不秀,如秀不实。他在书中提倡“存心养性”、“戒慎恐惧”、“存诚”、“克己”等传统的儒家修养方法。认为不知性,无心可尽;不养性,无心可存。人须戒慎恐惧,不可怠情放肆。怠情放肆,心即人欲;戒慎恐惧,心即天理。他抨击佛学,谓禅本杀机,故多为斗口之语,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。此书为研究钱一本和东林学派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渐西村舍汇刊

    三集,四十二种,二百五十五卷。清袁昶(1846-1900)编。袁昶字爽秋,浙江桐庐人。光绪丙子(1876)进士,官至太常寺卿,卒谥忠节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,如清何秋涛校正《元圣武

  •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

    (拓本)罗振玉(1866-1940)编次。振玉字式如,又字叔蕴、叔言,其后自号雪堂、永丰乡人、松翁,1866年生於江苏淮安,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,故其著书恒题“上虞罗振玉”。学术上,在保存内阁大库明清史

  • 春秋通说

    十三卷。黄仲炎(生平不详)撰。黄仲炎字若晦,永嘉(今属浙江)人,宋代经学家。穷经笃古,老而不第。黄氏不是朱熹门人,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。黄氏认为:“《春秋》者,圣人教诫天下之书,非褒贬之书也。何谓教?所

  • 毛诗通义

    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

  • 巢经巢遗稿

    四卷。清郑珍(1806-1864)撰。郑珍字子尹。号柴翁,又号巢经巢主人,子午山孩,晚号小礼堂主人、五尺道人,别署且同亭长。贵州遵义人。道光十七年举人。以大选二等选荔波训导。同治二年,特旨以知县分发江

  • 雪浪集

    二卷。明释洪恩撰。释洪恩,字三怀,江苏上元(今江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居长干寺。尝说法雲浪山中,故以名集。上卷为诗,下卷为偈语、杂著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载其诗二首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其诗,末离世法之僧,不

  • 春秋诗话

    五卷。清劳孝舆撰。劳孝舆,字巨峰,一字阮斋,南海(今广东佛山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为“惠门八子”之一。雍正十三年(1735)拔贡。官至贵州知县,历知龙泉县,龙泉人为纪念他,建立劳公书院。才气豪放,学问赡

  • 江南经略

    八卷。明郑若曾撰。若曾有《筹海图编》十三卷,已著录。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,兼及防御土寇之事。卷首有郑氏《原序》一篇,叙本书述作之缘由。“三吴者,朝廷之重地也,留都(案明以南京为留都)门户在焉,国家财赋先

  • 唐乐府

    十八卷。明吴勉学编。吴勉学字肖愚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履迹亦待考。著有《河间六书》。此集汇辑唐人乐府,只登初、盛唐,而不及中、晚唐。皆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所已采辑,间有小小增损,基本为原帙形式。如王

  •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

    ① 五卷。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》具体成书过程,是由智奉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(583)诏令,于太极殿“开仁王般若经题”,讲说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》。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