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ō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魏公子牟之后。魏得中山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西北40里之新市城),以邑与之,子孙因以为氏(11,60)。 ②《逸周书》中有中旄父,中姓当出此(60,63)。 【望】太原(17,62,418)。 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)、河南巩县(301)、河北万全(326),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中、花莲(64,68,261)、江西新干(400)、龙南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中期,周时秦人(21)。中京,汉时少府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江西之宜丰,广东之高原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云: “《逸周书》 有中旌父,中姓当出此。”②其注引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 《吕氏春秋》 云: 中尚,魏公子牟之后。魏得中山,以邑与之。子孙因以为氏。” 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魏氏。
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则称: “春秋时建立的中山国(在今河北正定东北),公元前406年被魏国所灭,子孙遂以邑为氏,中尚即是。” 显然有误。中尚乃魏公子牟之后,而不是中山国之后。

战国时秦有中期,辩土; 汉代有中京,为少府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ài/Lay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北里

    读音:Běil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喇納

    读音:Lǎ′nà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喇纳瑚什布,清满洲镶蓝旗人,理藩院副事(61)。少数民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为清代满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初

  • 西闾

    读音:xī lǘ见《姓苑》。有西闾过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武陵

    读音:wǔ líng【源】 武陵,汉置郡,故治在今湖南溆浦南3里。其先以地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”汉代设武陵郡,辖境

  • 齊克騰

    读音:Qíkèténg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清镶黄旗蒙古前锋达尔扎之妻为齐克腾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

  • 拖禮勒

    读音:Tuōlǐl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堪泰之妻为拖礼勒氏(260)。

  • 息那

    读音:Xīnā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或即习勒氏(240)。

  • 读音:Chǒu【源】 ①当以谥为氏(60,62)。②或为丑门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“醜姓当以谥为氏”; ②“又

  • 哲勒圖哩

    读音:Zhélētúlī【源】 明清时居住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下流赫哲族姓(42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