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介山

介山

读音:jiè shān

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贤人介子推亦曰介山子推,见《大戴礼》,又作介山子然,见《史记》,介山氏出此(60,6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介之推亦曰介山子推,见 《大戴礼》。又作介山子然,见《史记》。介山氏出此。” (按: 介山,春秋时属晋国,其地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,为介推所居,因以山为氏,称介山氏,简作介氏。介推为晋文公时人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笵師

    读音:Fànsh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范师”云: “范与笵同。范师,笵金之工师。”亦当作“笵师”,其后以业技为氏。笵,亦作“範”,亦当有“範师”。

  • 读音:Zūn【源】尊卢氏之后有罇氏,见《路史》(8,60)。【变】一作鐏(60)。【望】宛邱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路史》: ‘尊卢氏之后有罇氏’。一作 ‘&#

  • 读音:Zhǎ【源】 孟舒国之先主为霅氏,见《博物志》(60,62,63)。又,浙江湖州境内之东苕溪、西苕溪等水流入城内汇合称为霅溪,或以水名为氏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《博

  • 喀喇寬

    读音:Kālǎkuān【综】 清驻防呼伦贝尔正白旗中有喀喇宽氏(259,260)。

  • 植黎

    读音:zhí lí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族别帅有植黎氏(12,27,44,60)。【人】 植黎勿地,北魏时蠕蠕别帅,降魏(12,27,44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后

  • 读音:Tiě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商汤之裔封于铁,在卫之戚城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北),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17,62)、《姓考》(17)。②元时蒙古人姓(17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4)。④回(1

  • 读音:Zhá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山东长清(317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宅师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离石、临汾等地

  • 读音:bēn【源】 ①神农取奔水氏之女,后有奔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②古有贲姓,音肥、或音奔。音奔之贲姓,后改为奔氏,见《通鉴释文》(60,62)。【望】琅邪(17,418)。【布】江苏武进(

  • 读音:Quē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古代有县名阙巩,居者以阙为姓。二是春秋时鲁国有邑名为阙党,有人以封地为氏。三是孔子居住在阙里,后有以为姓氏者。阙姓历史人物有明朝阙津,龙南令,以才能著称。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裔申伯,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(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),后失爵,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,卫州人,本姓直勒,其祖孝敬仕北齐,改姓谢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