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ào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父少典之后(6,7,9,12,60)。 ②相传黄帝之子少昊氏之后(6,7,12,21)。 ③或为少正、少施等复姓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曲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新泰(359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少连,周时人,善居丧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之松江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徽县,湖北之武汉,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少昊氏之后。”少昊亦作少皡,名挚。修太昊之法,故曰少昊。以金德王,故亦曰金天氏。都穷桑,故亦号穷桑氏。②又,或出自东夷。郑樵又注: “ 《礼记》少连善,居丧。东夷之子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又或少正、少施等氏所改。望出曲阜。”

汉代有少年唯(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 “少年雄”),下邳令(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“下邽令”); 宋代有少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uī/Guei,Gwe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巩留有此姓(301)。

  • 读音:Zh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蔣達

    读音:Jiǎngdá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博坡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Shē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江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围场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

  • 蒲圃

    读音:pú pǔ【源】蒲圃,鲁地(故邑在今山东曲阜东),以所居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12,15,60)。亦见《姓觿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鲁地,以所居为氏。

  • 读音:H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沛郡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“苸”本草名,或以为氏。望出沛郡。)

  • 脱脱里台

    读音:Tuōtuōlǐtá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多托尔台〕(24)。【人】 布智儿,一作布扎尔(24),脱脱里台氏,元太祖时从征回回、斡罗斯等有功,后为大都行

  • 髠民

    读音:Kūnmīn【源】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。依姓之后有依氏、髠民氏(18)。

  • 公右

    读音:gōng yòu【源】 春秋时国君之戎右谓之公右,以世官为氏(7,60)。戎右,官名,《周礼》夏官之属,右者,参乘,此充戎路之右。【望】 琅邪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

  • 縉雲

    读音:Jìnyú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官名。黄帝以云纪日,夏官为缙云氏。见服虞《左传·注》。后以为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