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努特
【综】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恭努特氏(259)。
【综】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恭努特氏(259)。
读音:sù liù jī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宿六斤氏为宿氏(6,7,9,12,44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 (后)改为宿氏。”
读音:Duōkē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委前锋福禄之妻为多科氏(260)。
读音:Shǐlè【综】 汉时少府有史乐成,见《汉书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或音shǐyuè,参见该条。
读音:Bālǔhū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巴尔固岱”。
读音:Éěrkèlè【综】 锡伯族姓。汉姓为额、鄂等(201)。辽宁沈阳(433)、新疆伊犁(201)、巩留、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。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
读音:Yīn【源】 阴康氏之后有阴氏、霠氏(8)。又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望】 南阳(418)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霠,姓,出 《纂文》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此
读音:xī chú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西吾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)。【人】 西虚,汉时侍御史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 其注云:“《左传
读音:Shēnpé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罕见复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úmù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ǎn减氏之先,为晋公族大夫。骊姬之难,晋废公族,因谓其人为减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减氏,亦作咸。汉有减宜,为司隶校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集韵》 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