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疾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后改名为熊居,子孙以名为氏(7,12,17,62)。【人】 弃疾休,楚悼王时右帅(7),或云为左宰卿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平王名弃疾,后人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 “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”此当以名为姓,系出芈姓。
春秋时楚有弃疾休,悼王时右师。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后改名为熊居,子孙以名为氏(7,12,17,62)。【人】 弃疾休,楚悼王时右帅(7),或云为左宰卿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平王名弃疾,后人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 “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”此当以名为姓,系出芈姓。
春秋时楚有弃疾休,悼王时右师。
读音:Fěi【源】 见《玉棠字汇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èi【源】 古帝少昊之长子名倍伐。帝欲传位于高阳,先降处其长子倍伐于缗渊(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),其后有倍氏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宁远(31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
读音:yánzhě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言者龙移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pǐ lóu匹娄氏又改为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Guǎnk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读音:Wūlìzī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。系出清满洲八旗姓倭勒(即倭哷)氏,又书作〔乌力斯〕、〔吴力斯〕,世居乌图兹河(即黑龙江),当以河名族,以族为姓。今汉姓为吴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或写
读音:Jiānbiān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博嘎尔部落之嘎义氏族,属父系氏族,或以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姓氏》。
读音:jié【源】 见《奇姓通》(60,62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台湾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孑金,明时东昌(故治在今山东聊城)人,于宣德中任江西分宜县知县(15,21,6
读音:Shǔníshī【源】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咄陆部,全称为鼠尼施半啜(428)。以部为姓。
读音:Húshíkāli【综】 清赫哲族姓,世居三姓城(185)。亦作〔傅特哈〕、〔傅什〕、〔马林卡〕、〔富萨哈里〕,汉姓为胡氏(186,187)。疑为瑚锡哈哩之异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