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óng

【源】 ①古有荣国,以国为氏(17,60)。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食采于荣(或即荣錡氏,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7,60)。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肸之子曰声伯婴齐,生荣,字驾鹅,亦以荣为氏,谓之荣成伯(7)。④清满洲人姓,以名之第一字为姓(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蒙古(255)、侗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上谷、乐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荣姓人口33%。【人】荣援,亦作荣将,黄帝之臣,古荣国之后(17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利川,广东之澄海、吴川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苗、瑶、傣、珞巴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吕氏春秋》:‘黄帝命荣援铸十二钟。’(荣援)当为荣氏之祖。”“”或作“猨”。②又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“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以邑为氏。”荣伯,周王族,成王卿士,封於荣,(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故邑在今陕西户县西。”)因称荣伯。后或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郑樵则云:“周大夫荣夷公,其先食邑於荣。”因以邑为氏。荣夷公,周厉王时人,为周卿士,诸侯不享,王流於彘。荣夷公,岂成王时荣伯之后耶?“”或称荣锜,周畿内地,在今河南巩县西。望出上谷、乐安。

春秋末鲁有荣旂,孔子弟子;楚有荣黄,为大夫;汉代有荣广;宋代有荣諲,光禄卿;又有荣见素、荣真素、荣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塔阿日土

    读音:Tǎ’ē’rìtǔ/Tararitu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塔阿日土,蒙语意为有囊者,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地区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扎蘇哩

    读音:Zhās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卦勒察(一作瓜尔察)、伯都讷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扎苏理〕(260)。②清正红旗满洲马甲苏巴海之妻为扎素理氏(260)

  • 徐廬

    读音:Xúl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汉景帝时匈奴徐庐庸之后。”一作 “徐卢”。

  • 读音:Què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河东(17)。【变】 一作郤(17)。【布】 台湾宜兰、桃园等地均有此姓(64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

  • 納擇普

    读音:Nàzé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之为氏。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邛莫

    读音:Qióngmò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若

    读音:A-ruò【综】 白族姓。云南碧江地区勒墨人(系白族支系)有3个父系氏族,其中虎氏族后又分出阿若氏族(141)。

  • 读音:Xìn【源】 春秋时鲁哀公时之宗人(官名,掌祭祀之礼)衅夏之后(7,15,17,21,24)。衅,祭也。杀牲以血涂鼓曰衅。太史掌衅龟,或太史之后,取此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舋〕(7,

  • 渾阿

    读音:Hún'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浑阿贪支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áng【源】 或与茫同。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