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
【音】又音Dèng(77)。 【源】陕西澄城县即汉置徵县,澄与徵宜同姓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澄子,春秋时宋人,见《吕览》(11,17,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、云南之通海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“陕西澄城县,即汉徵县。(按: 即春秋时晋之徵邑)澄与徵宜同姓。是以地为氏。”
《吕览》 载: 宋有澄子。
【音】又音Dèng(77)。 【源】陕西澄城县即汉置徵县,澄与徵宜同姓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澄子,春秋时宋人,见《吕览》(11,17,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、云南之通海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“陕西澄城县,即汉徵县。(按: 即春秋时晋之徵邑)澄与徵宜同姓。是以地为氏。”
《吕览》 载: 宋有澄子。
读音:G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汉、满等民族均有此姓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山西绎县(324)、河北隆化(34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中、台北、花莲(64,68,261)、贵州赤
读音:Hòugéláng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地区下班老,汉姓为尹(161)。
读音:H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出自赫咠氏之后。”
读音:Lùmáo【综】 燕世家有鹿毛寿(11,17,62)。《春秋后语》作厝毛寿。《韩子》作潘寿(11)。张澍认为鹿毛非复姓(2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史记·燕世家》有
读音:Zǎn【源】 攒城,古邑名(故城在今河南修武西北),当以地为氏(60,62,63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罕见姓氏。古代有攒城 (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),以地名
读音:Yèhè'nàlǎ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,或系纳喇氏之分支。叶赫纳喇全庆,清满洲正白旗人,道光进士,累擢喀喇沙尔办事大臣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注
读音:Huà/Huah,Hwa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焦作有此姓。
读音:Dáěrk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六儿之妻为达尔衮氏,镶蓝旗蒙古护军齐桑古礼之妻为达尔浑氏(260),〔达尔衮〕、〔达尔浑〕等似均为达尔坤之异
读音:lí【源】 釐连氏之后有厘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釐连氏之后有厘氏。”(按:“釐”,俗或作厘,疑“釐连”,改作“釐”,或
读音:Xiǎ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