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uǎn

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鲜被封于管,建立管国,后被杀。其后代就以国名为姓。二是齐桓公宰相管仲的后代,后人以先祖姓氏为姓。

早期管姓主要繁衍于山东。秦汉之际形成平原郡望。三国时期,管姓在河南、福建、辽东一带散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管姓有西去秦陇,南及潇湘者。唐宋时期,管姓在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西各地都有踪迹。明代,管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明清时期,管姓有渡海赴台,进而侨居海外者。如今,管姓尤以江苏、山东等省为多。

管姓历史人物有管仲,春秋时期齐国宰相,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称霸。在他执政的四十余年中,齐国通过改革不断富强。据说《管子》为其所著。管宁,三国时学者,游学天下,学问很高。曾聚众讲《诗》《书》三十年之久,著有《姓氏论》。管道升,元代著名女画家。被封为魏国夫人,也叫做管夫人。善于画梅兰竹,山水也画得很好。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,擅长行楷。管珍,清代画家,工花鸟,得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神韵,尤善牡丹。

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六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管,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之国,其地在郑州管城(故城在今河南郑县)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5,17)。②齐管仲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管仲即管夷吾,为周穆王之后,至夷吾始显于齐(21)。③锡伯族瓜尔佳氏,汉姓为管(201)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9%。尤以江苏、山东等省多此姓,二省管姓约占全国汉族管姓人口63%。【人】 管少卿,汉时燕令(15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固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之国。其地今郑州管城是也,子孙以国为氏焉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又云: “齐有管夷吾,出自周穆王,至夷吾,始显於齐,裔孙修,仕楚;齐又有管至父,汉有燕令管少卿,未知其自齐往与?此皆以邑为氏者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傅子》 亦云: “管仲之后。” 此亦系出姬姓。③又注: “鲁大夫食采於管,因氏焉。” 此以鲁邑为氏,疑亦系出姬姓。

汉代有管敢,李陵军侯; 三国魏有管统; 唐代有管万敌; 元代有管道升; 清代有管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卓

    读音:A-zhuó【综】 彝族姓(208)。古候旺尼、阿鲁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阿鲁家支的亦称〔海惹阿卓〕。四川雷波、云南昭通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沐简

    读音:mù jiǎn与“沐兰”同。

  • 读音:jiù楚令尹子文曾孙弃疾为宫厩尹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考》云:“楚令尹子文曾孙弃疾为宫厩尹,因以为氏。”此当系出芈姓。望出楚

  • 读音:Shú/Shw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

  • 恧恧

    读音:Nǜnǜ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亦作〔纽纽〕(24,63)。【人】 恧恧存忠,西夏武节大夫(24,31)。

  • 读音:S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司马

    读音:Sīmǎ司马姓主要是以职官为姓。古有司马一职,执掌国家军队,后遂有司马氏。司马姓历史人物有司马迁,西汉历史学家。继任其父职务太史令,因对大将军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而下狱受腐刑,出

  • 读音:Lǚ/Leu,Lyu【源】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之后有侣氏(17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(64,68,261),北京、内蒙古额尔吉纳左旗、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侣钏,明

  • 桓泰

    读音:Huántài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雅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雅兰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奇片

    读音:qí piàn蠕蠕别部有奇片氏,归中国后改姓奇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一作奇斤氏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