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ào

【源】 ①本作肁,户之始也,见《说文》。当以户为氏(60,62)。②战国时赵大夫肇贾之后,见《国策》(60,62,91)。③清时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后有改姓肇者(180)。今满族姓(181)。④辽宁沈阳锡伯族依尔根觉罗氏,汉姓为肇(433)。【望】赵郡(60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0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辽宁辽阳(62)、辽中(293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(64,68,261)、湖北远安、北京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上海之松江、山西之太原及运城、辽宁之清原、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满族有此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本作 ‘肁’。《说文》: ‘肁,户之始也。’ 当以户为氏。今通作 ‘肇’。《国策》 有赵大夫肇贾。” 肇贾,或作肁贾,是肁、肇同姓。②满族之爱新觉罗氏或改为肇氏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若干

    读音:ruò gān【源】 若干为漠北地区鲜卑族部落,以部为氏(70,78)。其先与魏俱起,以国为姓(6,12,17,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若氏,一说,改为苟氏,见《魏书》(7,27,60

  • 读音:Yùn【综】 孕澍,宋时瑞州路推官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4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孕澍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作“孕树”),瑞州路推官。

  • 克穆楚

    读音:Kèmùchǔ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库坤果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崇 起 尔 之 妻 为 克 穆 纯 氏 (260)。 〔克 穆纯〕即克穆楚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

  • 子枋

    读音:zǐ fāng【源】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穆子安,为子枋氏(6,20)。亦见《姓苑)(15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陈僖子生穆子

  • 孟繼

    读音:Mèng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内蒙古呼和浩特有此姓。

  • 烏鐬

    读音:Wūyú【源】 乌馀,春秋时越王支庶采地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,63)。馀亦作余(91)。

  • 烏郎

    读音:Wūláng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贺郎格家、罗儿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。亦作〔啊尔郎〕。世居甘肃肃南。清末民初改为郎氏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亦作“阿郎”,本为户族名,以为氏。后或取 “乌郎”

  • 读音:Lì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布】 河南林县(343)、巩县(301)、商城(308)、河北乐亭(334)、甘肃永昌(392)、贵州黎平(358)、辽宁黑山、山东滨县、陕西渭

  • 護都

    读音:Hùdū【综】 元时有进士护都沓儿(17,5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 《元史》 有进士护都沓

  • 博施

    读音:Bóshī【综】 彝族姓。世居四川大凉山地区(208)。